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KS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林志友林志彬孙炳炎沙莎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境界被引量:2
- 2013年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不能止步于通俗化,而是包括紧密相联的三个环节:真、善、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重境界是求理论之真,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彻底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二重境界是务理论之善,即人民群众所要接受的理论必须是在实践中能够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三重境界是致理论之美,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必须能够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武器,创造一个"美"的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
- 林志友孙炳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求真务实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本特色
- 2013年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既要坚持共性原则,也要注重个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因为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国情的特殊性——特殊的起点、特殊的过程以及特殊的任务,又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进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生产力落后的起点上进行的,而并非建基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有机统一的过程。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将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结合,开创出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
- 沙莎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在党的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面临着政党意识形态的中间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官僚主义文化的遗留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应创新意识形态,保持政党文化的先进性;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民主法治精神,克服官僚主义文化;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端正学风改进文风。
- 林志彬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文化自觉
- 生态危机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被引量:2
- 2013年
- 限于时代提供的具体条件,经典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主要关涉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还远未完成的今天,人类社会又共同遭遇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样的现实使人们对关注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诸多质疑。当前,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绕不开的重要课题。中国在改革实践中,为应对发展困境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破解生态危机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向。
- 林志友
- 关键词: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 认识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 2013年
- 在认识论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人们遵循科学的认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由之路,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恢复到它本来的面目。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三化"客观上覆盖了空间、时间、主体三个基本要素,使人们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为完整的对象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认识的发展离不开空间、时间、主体三个基本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然也不能脱离这三个基本要素。在这一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三化"无所谓地位差别,而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逻辑关系,体现着认识发展的整体性。
- 林志友
- 关键词:认识论时代化大众化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