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R50025)

作品数:4 被引量:86H指数:4
相关作者:宋娟胡彩虹石波刁其玉洪奇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肉鸡
  • 3篇益生菌
  • 3篇杆菌
  • 3篇肠道
  • 2篇应激
  • 2篇热应激
  • 2篇微生物
  • 2篇盲肠
  • 2篇盲肠微生物
  • 2篇免疫
  • 2篇大肠杆菌
  • 2篇大肠杆菌K8...
  • 1篇丁酸
  • 1篇丁酸梭菌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物质
  • 1篇营养物质消化
  • 1篇肉鸡免疫
  • 1篇肉鸡免疫功能
  • 1篇肉鸡生长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浙江惠嘉生物...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杨彩梅
  • 2篇章文明
  • 2篇洪奇华
  • 2篇刁其玉
  • 2篇石波
  • 2篇胡彩虹
  • 2篇宋娟
  • 1篇周明
  • 1篇周琳
  • 1篇汪海峰
  • 1篇李晓东
  • 1篇高侃
  • 1篇钱利纯
  • 1篇夏伟
  • 1篇杨丽娜
  • 1篇曹广添
  • 1篇刘建新
  • 1篇王俊

传媒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特性,采用酶学研究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25脱盐和Sephadex G-100纯化了β-葡萄糖苷酶,并进行了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pH稳定性及米氏常数等特性研究,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了分子量。研究表明,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为4.5;在40、50和60℃下较稳定,80℃以上稳定性差;β-葡萄糖苷酶在pH为3、7、8、9的缓冲液中的稳定性很差,在pH为4、5、6的缓冲液中稳定性较好,其中在pH为5时,稳定性最好;酶的Km=41.67 mmol/L,Vmax=23.81 U/L;其分子量为65.2 ku。β-葡萄糖苷酶在饲料工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晓东周明杨丽娜夏伟王俊钱利纯
关键词: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酶学特性
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K88感染肉鸡免疫功能、肠道屏障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丁酸梭菌对大肠杆菌K88感染肉鸡的免疫功能、肠道屏障功能以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雏鸡360羽,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阴性对...
杨彩梅周琳曹广添曾新福张娟陈安国
关键词:丁酸梭菌免疫肠道屏障盲肠菌群大肠杆菌K88
文献传递
纤维寡糖和益生菌对热应激肉鸡营养物质消化、肠黏膜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和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PRO)和纤维寡糖(COS)对热应激肉鸡营养物质消化、肠黏膜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和氮排放的影响。将900羽21日龄罗斯(Ross)308肉鸡分为5个组:热中性(TN)组、热应激(HS)组、益生菌(HS+0.15%PRO)组、纤维寡糖(HS+0.15%COS)组、合生素(HS+SYN,SYN=0.15%PRO+0.15%COS)组。热中性组鸡舍温度22℃;其余各组鸡舍为循环热应激,温度08:00—18:00为33℃,18:00—次日08:00为22℃。饲养试验期为21 d。结果如下:1)与热中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降低10.65%(P<0.05)和8.04%(P<0.05),单独添加益生素或者纤维寡糖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热应激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热应激组氮摄入量和氮沉积量显著降低(P<0.05),氮排泄量和排泄率及排泄物氨态氮和尿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热应激组排泄物脲酶活性和鸡舍氨气浓度显著提高(P<0.05);热应激组肠黏膜基础氨基酸运载体(rBAT)、y+L氨基酸运载体-2(y+LAT2)、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1(CAT1)和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4(CAT4)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与热应激组相比,益生菌组和纤维寡糖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氮排泄量和氮排泄率显著降低(P<0.05),氮沉积量显著升高(P<0.05);益生菌组排泄物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纤维寡糖组鸡舍氨气浓度、排泄物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热应激组相比,合生素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氮排泄量、氮排泄率显著降低(P<0.05),氮沉积量显著升高(P<0.05),鸡舍氨气浓度、排泄物氨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肠黏膜rBAT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热应激使肉鸡营养物质消化率下降和氮排放升高,益生菌和纤维寡糖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热应激引起的上述不良影响,两者�
洪奇华宋娟胡彩虹石波刁其玉
关键词:益生菌热应激肉鸡
纤维寡糖和益生菌对热应激肉鸡肠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寡糖(COS)和益生菌(PRO)对热应激肉鸡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将900羽21日龄罗斯(Ross)308肉鸡分为5个组:空白对照(Con)组、热应激(HS)组、益生菌(HS+PRO)组、纤维寡糖(HS+COS)组、合生素(HS+SYN,SYN=PRO+COS)组。Con组鸡舍温度22℃;其余各组鸡舍温度08:00—18:00为33℃,18:00至次日08:00为22℃。饲养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HS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降低10.65%和8.04%(P<0.05);盲肠内容物乳酸杆菌数显著下降(P<0.05),大肠杆菌和梭菌数显著上升(P<0.05);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空肠跨膜电阻(TER)值显著下降(P<0.05),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FD4)通透性显著升高(P<0.05)。2)与HS组相比,HS+PRO组和HS+COS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FD4通透性显著下降(P<0.05);HS+PRO组盲肠内容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梭菌数差异不显著(P>0.05);HS+COS组盲肠内容物乳酸杆菌数显著上升(P<0.05),大肠杆菌和梭菌数显著下降(P<0.05)。3)与HS组相比,HS+SYN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4.21%(P<0.05);盲肠内容物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显著上升(P<0.05),大肠杆菌和梭菌数显著下降(P<0.05);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空肠TER值显著升高(P<0.05),FD4通透性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热应激使肉鸡生长性能下降,肠屏障功能受损,饲喂益生菌和纤维寡糖可改善上述变化,且两者组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洪奇华宋娟胡彩虹石波刁其玉
关键词:益生菌热应激肉鸡肠屏障
益生菌调节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及作用机制被引量:51
2013年
动物肠道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微环境,单层的上皮细胞将共生微生物和病原菌与下层的免疫细胞分割构成肠道屏障。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益生菌与肠道上皮细胞、下层免疫细胞共同构成了3个屏障,分别是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本文主要综述肠道上皮屏障及微生态系统组成、益生菌增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作用以及微生物与肠道上皮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机制。
高侃汪海峰章文明刘建新
关键词:益生菌上皮屏障肠道
猪肠源高黏附性乳酸杆菌分离鉴定及其表面蛋白GAPDH在黏附肠道上皮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本研究旨在从仔猪肠道分离、筛选获得高黏附性的乳酸杆菌,鉴定发挥黏附作用的关键表面蛋白,阐述其在乳酸杆菌肠道黏附中的作用。利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从28日龄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食糜及黏液中分离纯化获得乳酸杆菌菌株,并进行16S ...
汪海峰章文明高侃刘建新
关键词:乳酸杆菌肠道
文献传递
屎肠球菌对大肠杆菌K88感染肉鸡生长、免疫功能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屎肠球菌作为一种益生菌添加剂,对感染大肠杆菌K88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肉鸡288只,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抗生素组和屎肠球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
曹广添杨彩梅曾新福周琳张娟张玲陈安国
关键词:屎肠球菌肉鸡黏膜免疫盲肠微生物大肠杆菌K88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