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KS002)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靳晓霞毕霞严励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选举
  • 4篇民主
  • 2篇社会关系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恩格斯
  • 2篇民主选举
  • 2篇国家与社会关...
  • 2篇恩格斯
  • 1篇战争
  • 1篇政权
  • 1篇政协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国家
  • 1篇智库
  • 1篇治国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式民主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人民
  • 1篇人民政协

机构

  • 5篇河海大学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毕霞
  • 3篇靳晓霞
  • 1篇严励

传媒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党政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建构依据被引量:1
2014年
选举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形式。在中西意识形态较量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选举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选举思想为理论根据,以中国独特的民主选举实践为现实根据,实现中国特色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大众性和国际性。
靳晓霞叶红蔚
关键词: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社会主义
中国代表型民主构建基础分析——毛泽东对中国式民主内涵认识的启示
2014年
中国式民主是不同于西方代议制民主的代表型民主。以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式民主探索为起点,中国政治逐渐形成一种追求民主内容和实质的代表型民主。从代表和人民需求角度出发,在民主对象、民主实践者、民主内容以及实现途径与方法四个层面上,理解毛泽东对中国式民主内涵的认识并吸取其经验,为当代中国代表型民主发展提供路径。
严励毕霞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选举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度
2020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选举是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直接的实际存在的关系,是市民社会借以成为政治委员会的政治行动,选举构成现实的市民社会的最根本的政治利益,争夺选举权的斗争实质是阶级斗争。资本主义选举产生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主体,实现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以不受限制的选举和被选举为基础的"真正的民主制"能消除资本主义存在的政治国家同市民社会的分离,使政治国家回归市民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选举以市民社会的利益为普遍原则,选举产生的代表代表其所属市民社会阶级阶层的利益,表明市民社会特殊利益与政治国家普遍利益的差别和联系,体现利益的金钱和财产在选举中扮演重要角色。资本主义选举体现和实现利益有历史根源和客观原因。废除农奴制使人类通过利益而联合起来,利益成为普遍原则和人类的纽带,封建奴役制的废除使利益的统治变为财产和金钱的统治,金钱的统治颠倒了人与物的关系,必然要让位于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选举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想对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选举有重要的启示。资本主义选举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选举受资本控制,使政治腐败合法化。
靳晓霞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选举政治国家市民社会
清末立宪运动的性质、影响和反思被引量:1
2014年
清末立宪运动是清政府为挽救王朝统治而实施的政治举措,而不是走向资本主义立宪政治的改良。清末缺乏完成资本主义立宪民主运动的国际国内条件,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立宪运动不能改变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清末立宪运动加速了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是清末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社会变革方式的选择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析,不能以偏盖全。
靳晓霞毕霞
关键词:清末立宪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主政权选举的思想及启示
2016年
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民主、团结抗日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选举原则,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主张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注重基层选举;主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抗日的民主的中国人,实现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依靠质量的优势取得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形式多样的投票方式,动员民众的参选热情。这些举措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选举原则的坚定性,又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选举政策服务于党的政治目标和国家任务的务实性。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坚持人民民主价值,需要健全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形式和机制;注重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落实民主选举等民主措施;保障人民的被选举权,特别是基层劳动者及其代表的当选;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依靠民主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靳晓霞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选举政权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选举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度
2020年
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选举的高度评价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巴黎公社选举将颠倒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又颠倒过来。公社的选举重新恢复国家权力为社会服务的基本原则,使国家回归社会,改变了国家控制社会的政治逻辑,消除了资本奴役劳动的政治基础。当选的委员大多是劳动者或劳动者的代表,保障无产阶级政权属于劳动者阶层,确立了无产阶级在政权中的主体地位,为劳动摆脱奴役提供了条件。这些特点实现了政权产生、归属和收回的人民性。二是巴黎公社的选举彰显了以普选为基础的真正民主制的"公社精神"。选举体现人民的意志,是防止公仆变主人的重要举措,是为了组织在公社的人民实现自治,以普选为基础的公社民主制是无产阶级获得社会解放和经济解放的政治形式。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选举的思想对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选举要服务劳动者阶层,实现人民民主,避免资本的干预;当选的代表应为劳动者或能为劳动者代言,而不是为食利者代言;选举提供选择代表的机会和权利,有利于选择为人民服务的公仆;选举有利于人民监督政府和官员;选举提供民意表达的途径和渠道,有助于拓宽社会治理参与机制。
靳晓霞
关键词:巴黎公社民主选举基层民主建设
人民政协智库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人民政协发挥智库功能、进行咨询决策的依据。人民政协智库功能与人民政协独特的地位、组织形式密切相关,使人民政协在进行政府决策专家咨询过程中,与其他决策咨询机构相比,具备独特的优势,同时人民政协智库功能发挥也有着现实的限度。完善人民政协智库功能发挥的法律依据、制度建设,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提高决策咨询水平,是人民政协智库功能更好发挥的现实路径选择。
毕霞邢熙超
关键词:人民政协智库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选举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选举阶级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维度被引量:1
2017年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选举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选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选举受资本控制的思想仍然是正确的,变化的只是控制的对象、方式和途径;选举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统治方式和代理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其选举永远不会成为无产阶级摆脱资本控制的路径;选举仍然具有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为新社会力量的发展和劳动者状况有限度的改善提供条件,但劳动者阶层需要组织起来,选出自己的代表,才能更好地利用选举进行斗争;选举实现了政权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和平交接,并且加强了对选举政治形式的意识形态认同;选举促进了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政治监督和参与功能的实现。当代资本主义选举具有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双重功能,因各国社会条件不同,选举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功能的实现程度有差别,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选举的阶级性占首要地位。
靳晓霞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选举阶级性社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