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09-44)
-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付淑清杨龙周霞方国祥黄建明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广东省科学院分析测试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南坑河污染初步调查及河岸植物的富集能力被引量:2
- 2013年
- 南坑河是新丰江的一条支流,直接汇入广东省最大的饮用水源地新丰江水库。野外调查中发现私自采矿和在河流沿岸洗矿等行为不断发生,大量洗矿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注入南坑河,可能会造成污染。因此,采样初步分析了南坑河河水、河流底泥沉积物及附近优势植物的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发现:与地表水II类标准相比,南坑河枯水期水体污染严重,其中连续2 a的铅、砷和汞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1.7~1.8、1.3~1.9和1.6~2.9倍,而底泥中铜、镉、铅、锌和砷均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4.8、9.0、3.9、4.3和10.9倍,镉和砷超标较为严重。另外,收集并鉴定了河岸或河漫滩中天然生长的15种植物,发现以蕨类植物和多年生禾草为主要类型。通过分析植物体内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发现对砷吸附能力最强的当属蜈蚣草,其叶片中砷的含量(609.20 mg/kg)和茎干中砷的含量(814.77 mg/kg)均大于根部的砷含量(577.30 mg/kg);蜈蚣草对铁、锰、铜和铅的吸附能力也远远大于其他河岸植物,可以作为良好地修复以砷为主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富集植物。
- 杨龙温美丽周霞李鑫华付淑清张虹鸥方国祥黄建明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植物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