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90) 作品数:4 被引量:26 H指数:3 相关作者: 汪新 陈宁华 李世琴 杨树锋 更多>> 相关机构: 浙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南天山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段地表变形遥感定量解译 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LandSat7 ETM+多光谱影像、Corona立体像对和QuickBird高分辨率影像对南天山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段地表构造进行定量解译,结合野外调查,分析该复杂构造区浅层构造形态及地貌表现。利用Corona立体像对和QuickBird高分辨率影像测量的构造产状和地表变形参数揭示了该区地表构造变形细节特征。野外测量和遥感影像所揭示的构造地貌和地表变形特征充分反映了秋里塔格背斜中段新构造运动。多源遥感数据叠加分析表明,南秋里塔格背斜和库车塔吾背斜在库车塔吾河处的构造交汇形成了秋里塔格构造带中段复杂的构造变形。在交汇部,中新统吉迪克组(N_1j)和康村组(N_1k)地层错断并在地表形成若干个表皮褶皱和断层,上新统库车组(N_2k)地层虽有扭曲但地层连续,地层由老到新变形逐渐减小,反映了上新世以来该区在沉积的同时继续构造变形。上新统库车组(N_2k)和第四系(Q)的生长地层也揭示出该构造一直活动。 陈宁华 汪新 李世琴南天山库车秋里塔格中段构造结变形特征和变形机理 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地表调查,利用二维地震剖面,结合钻、测井数据,分析秋里塔格中段构造结的构造特征,利用轴面分析和多余面积方法计算构造缩短量。研究表明,秋里塔格中段构造结的构造变形受3个滑脱面,即中新统吉迪克组(N_1j)膏盐岩、古-始新统库姆格列木组(E_(1-2)km)膏盐岩和侏罗系(J)煤层控制。构造结东部发育两个滑脱面,分别位于中新统吉迪克组膏盐岩和侏罗系煤层,形成浅层的滑脱褶皱和深层的断层转折褶皱,构成复合型背斜;西部发育一个滑脱面即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岩,膏盐岩聚集形成南秋里塔格滑脱褶皱。库车塔吾背斜向西倾伏,背斜下伏沿吉迪克组膏盐岩和侏罗系煤层发育的断层(F_1和F_3)的滑移量向西减小,如东部A-A′剖面上断层F_3的滑移量为7.7 km,西部C-C′剖面上为3.8 km;南秋里塔格背斜向东倾伏,背斜下伏沿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岩发育的断层的滑移量向西增大,东部的A-A′剖面断层不发育,西部的D-D′剖面构造缩短量达5.1 km。构造结地区3个滑脱面交汇:①东、西段卷入变形的断层和褶皱在此发生了叠加干涉,②断层的滑移量在此汇合转换,③库车塔吾背斜、南秋里塔格背斜和托克拉克坦背斜在此交汇,交汇处发育多个高角度的逆冲剪切断层和表皮褶皱,形成了秋里塔格中段复杂构造结,构造结地区未发育大规模走滑断层。根据上述认识,我们提出了秋里塔格中段构造结的三维构造模型。 李世琴 汪新 陈宁华关键词:南天山 秋里塔格构造带 基于CORONA影像的浅层地层信息定量提取 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解密的美国CORONA卫星影像,在库车冲断褶皱带,开展大面积地表构造调查,获取地区的地表产状.通过建立有理函数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校正CORONA影像的全景变形,利用JX-4C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CORONA影像的立体观测和测量,确定岩层面的高程值,并采用三点法在MATLAB软件中计算岩层的倾角和走向,获取地表产状.通过和野外实测数据对比,测量误差小于3°,满足了构造定量解析的精度要求.应用获取的构造产状结合二维地震反射资料,根据断层相关褶皱原理定量地提取库车地区褶皱和断层的几何学特征. 陈宁华 汪新 杨树锋南天山山前复杂褶皱的构造形态分析:以库车秋里塔克背斜和柯坪八盘水磨背斜为例 被引量:7 2005年 南天山山前发育叠瓦状断层和叠加褶皱,这类褶皱构造形态复杂,研究难度大。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依据地表倾角产状、二维地震剖面和钻测井数据,建立了南天山山前库车秋里塔克背斜和柯坪八盘水磨背斜的构造模型。该研究思路和手段对中国西部山前带复杂褶皱的研究有借鉴作用。 汪新关键词:叠加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