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CDB117)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平洁汪晖高爱梅韦晓宁李孝海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星状细胞
  • 2篇吲哚
  • 2篇吲哚-3-原...
  • 2篇细胞
  • 2篇纤维化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星状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芯片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增殖
  • 1篇细胞外
  • 1篇细胞外基质
  • 1篇抗肝纤维化
  • 1篇活化
  • 1篇活化增殖
  • 1篇基质
  • 1篇胶原
  • 1篇肝纤维化大鼠
  • 1篇胞外基质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汪晖
  • 2篇平洁
  • 1篇沈朗
  • 1篇覃海泉
  • 1篇高爱梅
  • 1篇敖英
  • 1篇李孝海
  • 1篇韦晓宁

传媒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蛋白芯片技术研究吲哚-3-原醇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2010年
目的:利用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观察吲哚-3-原醇(I3C)对活化肝星状细胞(HSCs)内多种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I3C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永生化肝星状细胞株HSC-T6,该细胞具有活化的HSC表型,用100μmol/L的I3C处理细胞24h。高通量蛋白芯片技术观察HSC中与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骨架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等相关的主要蛋白的表达变化,分析变化达2倍以上的蛋白分子。结果:I3C可抑制炎症过程,减少HSC活化;阻滞细胞周期的进展,抑制HSC增殖;抑制NF-"B相关信号通路,促进HSC凋亡;调节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分解,减少肝脏胶原沉积。结论:I3C可通过多途径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韦晓宁李孝海覃海泉敖英沈朗平洁汪晖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吲哚-3-原醇蛋白芯片活化增殖细胞外基质
吲哚-3-原醇对复合因素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吲哚-3-原醇(I3C)对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CCl4、酒精、高脂低蛋白饲料)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I3C治疗10 d后,检测大鼠肝组织的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通过HE及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及胶原含量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2(MMP-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I3C治疗组肝组织Hyp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以大剂量(12 mg.kg-1)组明显(P<0.01),MMP-2蛋白表达升高;病理学改变尤其是胶原纤维的沉积明显减轻(P<0.05),α-SMA表达也降低。结论 I3C可促进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恢复,其机制与降低肝组织氧化应激、减少活化HSC数量以及促进基质胶原降解有关。
高爱梅平洁汪晖
关键词:吲哚-3-原醇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胶原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