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150302-30972495)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相关作者:季成叶马军陈天娇宋银子马冠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肥胖
  • 2篇超重
  • 1篇心型
  • 1篇学龄儿童
  • 1篇学龄儿童青少...
  • 1篇腰围
  • 1篇人体质量指数
  • 1篇体质量
  • 1篇体质量指数
  • 1篇中心型
  • 1篇中心型肥胖
  • 1篇乡村
  • 1篇乡村学生
  • 1篇儿童青少年
  • 1篇村学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2篇季成叶
  • 1篇何忠虎
  • 1篇马冠生
  • 1篇宋银子
  • 1篇陈天娇
  • 1篇马军

传媒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的地区分布和人群特征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表性人群的腰围分布,为建立标准腰围界值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内地15省(区、市)和香港地区7~18岁人群横断面调查资料,样本对象共178865人,划分沿海城市、其他城市、北方乡村、南方乡村和香港地区5个群体,分析各人群腰围分布状况。结果5个群体人群体格发育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沿海城市”群体在7~18岁时腰围第85百分位数(P85)始终高于其他群体。相反,“南方乡村”群体腰围P85不仅低于城市且低于“北方乡村”群体。“香港地区”群体在学龄初期腰围水平高,但进入青春期后增长缓慢,腰围Pss最终落后于“北方乡村”群体。南、北方乡村群体自青春期开始腰围水平表现为追赶趋势。该差异不仅源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差异,也源于南、北方地区差异,预示在使用腰围进行筛查时,超重、肥胖检出率在上述群体中将呈梯层分布趋势。相关分析显示腰围与身高、体重、BMI等体格指标间高度相关。将中国人群腰围分布与美国、荷兰比较,提示有必要建立适合本国人群的腰围筛查界值点,应用LMS法为中国儿童建立性别年龄别腰围百分位数曲线。结论研究结果将为建立中国儿童人群腰围筛查界值点提供依据。
季成叶宋银子马冠生马军何忠虎陈天娇
关键词:中心型肥胖腰围学龄儿童青少年
我国大城市与南方乡村学生两类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比较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体质量指数(BMI)标准和新建腰围界值点在参照人群中筛查超重、肥胖的有效性,为建立合适的腰围界位点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我国大城市和南方乡村7~22岁汉族学生27256名和40270名,同时使用BMI、腰围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分析筛查结果一致率。结果腰围标准所筛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BMI标准,结果一致率较低,原因可能与腰围超重、肥胖界值点设置偏低有关;界值点偏低程度肥胖大于超重,女生大于男生,导致超重/肥胖错判率南方乡村群体显著高于大城市同龄者,与前者较低的体格发育水平有关。结论腰围界值点应适度提高,以降低错筛率。
季成叶
关键词:肥胖超重人体质量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