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0246)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贾莹李新全张玉春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铁器
  • 2篇金相
  • 2篇金相学
  • 1篇冶金
  • 1篇熟铁
  • 1篇铜器
  • 1篇青铜
  • 1篇青铜器
  • 1篇显微镜
  • 1篇宫殿
  • 1篇

机构

  • 3篇吉林省文物考...
  • 1篇辽宁省文物考...

作者

  • 2篇贾莹
  • 1篇李新全
  • 1篇张玉春

传媒

  • 3篇文物保护与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句丽青铜器及冶铸遗物的检测分析与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的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的铜冶炼以及加工的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器的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贾莹
关键词:青铜金相学冶金
用显微镜和电镜观测高句丽时期丸都山城宫殿址部分铁器的腐蚀状况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从宏观和微观上掌握有关高句丽铁器的保存状况、腐蚀产物组成和结构,更深入了解文物保存的宏观表象和微观组分、结构之间的关系,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对选定的丸都山城宫殿址出土的8件铁器的基体及锈层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褐色腐蚀微滴在器型较大的三件器物中均观察到,其中在2001JWGT806③:67中褐色腐蚀微滴周围的腐蚀物中,还分别观察到红褐色针状和黄褐色片状结构。另外有三件器物的锈蚀层外围都存在白亮枝状结构物质。腐蚀层存在枝状结构的器物中未观察到新腐蚀产物—褐色腐蚀液滴,两者不同时存在。腐蚀层中硫、氯含量呈不均匀性,但此两项影响腐蚀的因素变化趋势类同。从含氧量判断,腐蚀产物尤其是外层含氧量更高。铁钉履腐蚀速率大大超过其余器物,按腐蚀面积计,表面存在黑亮表层的几件器物腐蚀速率明显较低;大型器物的腐蚀明显比小型者严重。
张玉春
关键词:铁器
五女山城高句丽铁器金相学初步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五女山城是高句丽第一代王朱蒙建都的纥升古城(公元前37年-公元3年)。在这一时期这一地域铁器的质地、加工工艺、手工业发展水平是冶金史学和考古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深入了解高句丽民族铁器的应用及加工状况,本工作采集了出土于五女山城,多数集中放置在V区T504探方出土的一件铁釜内的铁器,进行金相学研究。为此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作为检测和分析手段。检测结果表明,这些铁器的材质包括生铁铸造器物,局部灰口铸铁、低碳钢、熟铁,兵器和工具采用含杂质少的铸铁脱碳钢材料,铁钉采用含杂质多的炒钢材料,半成品铁块体现了生铁与熟铁相熔折叠锻打的工艺特征,与文献记载的"灌钢"方法之一的"灌"、"辟"相对应,而另一件环形铁器,内缘表面可观察到若干高碳薄层,与中心区域含碳量相差悬殊,并且观察到有石墨存在,显然也与熔融生铁的表面处理相关。这两件样品表明,至少在五世纪初,该地工匠已经在应用施加熔融生铁于熟铁的工艺。
贾莹李新全梁志龙
关键词:熟铁金相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