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908)
- 作品数:1 被引量:46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扬赵世伟马帅华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云雾山草原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46
- 2009年
- 以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对0~20cm土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顺序为退耕草地<百里香群落<铁杆蒿群落<大针茅群落<长芒草群落,与退耕草地相比,封育草地各粒径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表明随着植被的恢复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并趋于稳定,土壤碳汇效应有可能增强。(2)植被恢复主要影响大团聚体(>0.25mm)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其中0.5~0.25mm粒径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微团聚体(<0.25mm)中活性有机碳含量最低。(3)植被恢复前期(退耕草地-铁杆蒿群落)0~10cm土层>0.5mm粒径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较10~20cm土层有所增加,<0.5mm粒径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恢复至后期到长芒草阶段时,0~10cm土层<0.5mm粒径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也开始提高,各粒径0~10cm土层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比10~20cm土层有所提高。(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团聚体总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0.9394),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可以作为衡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动态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 华娟赵世伟张扬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