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03A13)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谭万初唐健元张怡陈敏杨雯轩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症
  • 2篇酸血症
  • 2篇尿酸
  • 2篇尿酸血症
  • 2篇温肾
  • 2篇温肾化瘀
  • 2篇温肾化瘀法
  • 2篇化瘀
  • 2篇化瘀法
  • 2篇高尿酸
  • 2篇高尿酸血症
  • 1篇性关节炎
  • 1篇氧化酶
  • 1篇治疗痛风
  • 1篇痛风
  • 1篇痛风性
  • 1篇痛风性关节炎
  • 1篇尿素氮
  • 1篇嘌呤
  • 1篇黄嘌呤

机构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张怡
  • 2篇唐健元
  • 2篇谭万初
  • 1篇杨雯轩
  • 1篇陈敏

传媒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医药学刊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王再谟教授采用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理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尿素氮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小鼠血尿酸明显升高(P<0.05)。在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有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高剂量组、别嘌呤醇组及苯溴马隆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实验小鼠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XOD活性的改善,高剂量组已接近于阳性组。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很可能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谭万初唐健元张怡杨雯轩陈敏
关键词:温肾化瘀高尿酸血症尿酸尿素氮黄嘌呤氧化酶
温肾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用于因尿酸钠晶体致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身上,并与消炎痛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患肢关节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通过足跖肿胀法和二甲苯鼠耳肿胀法来评价其抗炎效果。结果:温肾化瘀中药在鼠耳肿胀法实验中无明显作用,但在足跖肿胀法中,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组于第2天起效,并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细胞因子实验中,除TNF-α(P>0.05)外温肾化瘀中药几乎对所有细胞因子均有效,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中药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可能主要与中药抑制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张怡谭万初唐健元
关键词:温肾化瘀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