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2006]2071)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琦冯永怀方宁吴柳松冯子芳更多>>
相关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个核细胞
  • 2篇细胞
  • 2篇核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CD40
  • 2篇CD40L
  • 1篇髓性
  • 1篇髓性白血病
  • 1篇细胞性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性
  • 1篇急性
  • 1篇急性淋巴细胞
  • 1篇骨髓
  • 1篇骨髓单个核细...
  • 1篇白血病细胞
  • 1篇CD

机构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冯永怀
  • 2篇陈琦
  • 1篇冯子芳
  • 1篇吴柳松
  • 1篇方宁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CD40和CD40L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40L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16例初诊ALL患者骨髓标本及8例正常人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的CD40、CD40L表达。结果:16例ALL患者中,仅有1例B-ALL表达CD40,其余均为CD40阴性表达,而8例健康志愿者均有不同程度的CD40表达,故ALL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较CD40呈表达缺陷,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L的表达在ALL患者和健康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上均存在表达缺陷,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患者单个核细胞CD40存在表达缺陷,所以上调CD40协同刺激分子在ALL细胞上的表达对设计高效的白血病免疫治疗方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冯永怀陈琦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CD40CD40L
髓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_(40)、CD_(40)L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人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了3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及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40L的表达。另取8例健康人骨髓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治疗前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外,CD40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CD40较其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CR患者接近对照者,而未缓解(NR)患者CD4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D40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CD40L均存在表达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0是参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和抗白血病免疫反应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其表达与白血病分化程度及分型有关,CD40表达异常可能是AML发病机制之一,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调节单个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纠正AML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免疫基因治疗人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冯永怀吴柳松方宁冯子芳陈琦
关键词:髓性白血病CD40CD40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