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基金(Z131100004013019)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军张宇丽戴朴杨仕明韩东一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尔式皮片在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皮肤缺损修复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替尔式皮片在广基型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耳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31例(40耳)外耳道肿物病人,病理。结果外耳道乳头状瘤22耳、外生性骨疣5耳、耵聍腺瘤2耳、外耳道胆脂瘤11耳。将术中显微镜下切除后出现外耳道环形缺损1/2周以下的患者20耳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耳。外耳道环形缺损1/2周以上的患者20耳随机分为A1、B1两组,每组各10耳。A、A1组选择行耳后替尔式皮片修复,B、B1组患者未行耳后替尔式皮片修复,让创面自行修复。结果各组外耳道完全上皮化时间(天)A组(17.00±1.56),治愈率100%;B组(27.60±1.71),治愈率70%,两组上皮化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1组(18.30±4.32),治愈率100%。B1组(34.60±3.34),治愈率60%,两组上皮化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A1组临床观察随访6-29月未有外耳道新生物复发和外耳道狭窄出现。结论耳后替尔式皮片在修复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耳周缺损效果可靠,大大缩短了术后愈合时间。可用于外耳道肿物切除术后外耳道缺损的修复。
- 凃波刘军
- 关键词:外耳道乳头状瘤
-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脑脊液井喷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中脑脊液井喷、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受CI的2443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资料、手术记录和术后随访情况等,分析脑脊液井喷的术中处理和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处理及预后情况。结果 2443例CI中有40例(1.64%)出现脑脊液井喷,40例均为内耳畸形合并内听道耳蜗骨性隔板缺如或不全的患者;CI术后有3例发生脑脊液耳/鼻漏,其中1例保守治疗1周痊愈,2例因脑脊液漏未得到有效控制发展为脑膜炎,行脑脊液漏探查修补术(其中1例行脑脊液漏修补的同时取出人工耳蜗植入装置,行对侧植入)后得到控制,预后良好。结论内耳畸形合并内听道耳蜗骨性隔板缺如或不全的患者行CI会发生术中脑脊液井喷,术中井喷患者经妥善处理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不高,并且处理得当预后良好。
- 李万鑫刘军武文明韩维举申卫东韩东一杨仕明戴朴
- 关键词:脑脊液漏人工耳蜗植入内耳畸形
- 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突聋病例报告
- 2022年
- 突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突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并未完全阐明,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都可能引起突聋,常见的可能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微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改变、膜迷路积水、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生活习惯、睡眠障碍、心理因素等。本文报道1例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病史的突聋病例,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的红细胞缺陷性溶血病,并发症之一为血栓形成。推测突聋是由PNH继发血栓形成引起,此病例罕见,经溶栓、纠正贫血及激素治疗,患者听力恢复良好。通过此病例分析讨论,希望可以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
- 刘慧慧张宇丽刘军
-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突聋血栓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策略被引量:15
- 2014年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儿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的常见原因[1],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可有助于延缓LVAS患者听力下降,并提高听力和言语康复的效果。耳聋基因检测结合产前诊断可从根源上预防LVAs,为了增进临床医师对LVAS的理解,提高诊治和预防水平,现将LVA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综述如下。
- 张宇丽刘军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产前诊断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先天性内耳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