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无)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学敏马超郭文元更多>>
相关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女性
  • 2篇文学
  • 1篇性文学
  • 1篇夜晚
  • 1篇银河
  • 1篇永存
  • 1篇中国女性
  • 1篇中国女性主义
  • 1篇中国女性主义...
  • 1篇深情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表达
  • 1篇思潮
  • 1篇女性文学
  • 1篇女性主义
  • 1篇女性主义文学
  • 1篇文学研究
  • 1篇伦理
  • 1篇沦陷
  • 1篇民间伦理

机构

  • 5篇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张学敏
  • 3篇马超
  • 1篇郭文元

传媒

  • 2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当代文坛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泥霞池》:底层生命和民间伦理的深情触摸
2015年
迟子建新世纪中篇《泥霞池》关注社会转型语境中底层人物的现实性生存处境,触摸底层生存真相,追问底层生命存在的意义,展示出卑微生命在现实泥淖中的沉沦和精神高地的救赎。文本在表现作者对"人"的当下性关怀的同时,有意凸显民间伦理的重情厚义等质素,试图表现出一种精神建构,但这种建构充其量只是其对良知尚存的人类的美好希冀。
张学敏
关键词:民间伦理
银河永存天地间——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审美表达探析
2015年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书写陷落生之困境的女主人公旅途中触摸民间生存真相,穿越夜晚的黑暗与疼痛,灵魂自我救赎之后完成了凤凰式的涅槃。在艺术上表现出独特的美质:套叠镶嵌的同故事叙述之美、对举呈现的人物设置之美、诗意缤纷的意象之美,这一切构成了小说特有的叙述机制和艺术格调,使文本呈现出沉静婉丽的审美特质。
马超张学敏
关键词:《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审美表达
近三十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回顾与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文学评论和理论界最具活力、最具革命性的一支劲旅。通过梳理近三十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成果,述评其重要的理论观点,以探寻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线索和规律,进而对当下女性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进行思考,以期对女性文学研究提供某些可供借鉴的资料。
马超张学敏郭文元
关键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泥霞池》:底层生命的沦陷和救赎
2015年
《泥霞池》关注社会转型期底层人物的现实性生存处境,探寻底层生命的存在意义,书写出卑微生命在现实泥淖中的沦陷和精神高地的救赎,文本中充溢着迟子建对良知尚存的人类的悲悯和期待。当然其间也表达出人物与现实无法完全和解的无奈,女性救赎的乏力,从而折射出作者伦理观的犹疑和矛盾。
张学敏
梳理与反思:20世纪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与女性文学之互动被引量:3
2016年
20世纪中国妇女解放思潮与女性文学的互动经过了维新与启蒙、革命与救亡、新生与徘徊、发现和体验四个阶段,在女性文学视域下审视中国妇女解放思潮,既可看到中国妇女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经历的艰难曲折,也可认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达到的高度和留下的遗憾。
张学敏马超
关键词:妇女解放女性文学互动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