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8002-002)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徐兆师马有志李连城陈明赵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冬麦
  • 1篇冬麦区
  • 1篇拟南芥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表达
  • 1篇小麦
  • 1篇小麦品种
  • 1篇小麦品种(系...
  • 1篇麦区
  • 1篇酵母
  • 1篇酵母双杂交
  • 1篇类基因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表达
  • 1篇基因枪
  • 1篇基因枪转化
  • 1篇基因枪转化法
  • 1篇基质
  • 1篇焦磷酸

机构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作物基因资...
  • 1篇北京杂交小麦...

作者

  • 2篇陈明
  • 2篇李连城
  • 2篇马有志
  • 2篇徐兆师
  • 1篇姚颖垠
  • 1篇尹钧
  • 1篇尤明山
  • 1篇郭萌萌
  • 1篇倪中福
  • 1篇马庆
  • 1篇辛明明
  • 1篇张金波
  • 1篇孙其信
  • 1篇苏瑞波
  • 1篇彭惠茹
  • 1篇耿晓丽
  • 1篇赵月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拟南芥H^+_-焦磷酸化酶AVP1互作小GTP结合蛋白AtRAB的特性鉴定与功能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以拟南芥AVP1为诱饵,采用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拟南芥cDNA文库,获得一个与AVP1互作的小GTP结合蛋白AtRAB。酵母互作试验表明,AVP1和AtRAB存在互作;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证明,AVP1和AtRAB能在质膜和细胞核上发生相互作用。野生型拟南芥(WT)、AtRAB和AVP1的拟南芥突变体rab和avp1在高盐胁迫条件下,随着NaCl浓度的加大,突变体rab和avp1的表型变化相似,相对于WT都表现为根长缩短,侧根数减少;在低磷处理条件下,随着磷浓度的逐渐降低,2个突变体的表型相似,相对于WT同样表现为根长缩短,总根面积减少,侧根数减少;在相同磷浓度条件下,突变体rab对胁迫的反应比avp1强;在低钾处理条件下,随着钾浓度的降低,2个突变体的表型与在低磷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型相似。结果说明,AVP1和AtRAB可以在细胞膜和细胞核上相互作用,AtRAB能够影响植物对离子的吸收,AVP1和AtRAB的突变体在高盐、低磷和低钾等胁迫条件下表型变化相似,证明了2个基因都正向调控植物对高盐、低磷和低钾胁迫的反应,它们属于同一信号途径。
刘荣榜陈明郭萌萌司青林高世庆徐兆师李连城马有志尹钧
用核基质结合区(SAR)序列提高小麦最小表达框转基因表达的稳定性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最小表达框技术转化植物可以规避由骨架序列引起的安全风险。核基质结合区序列SAR(scaffold attachment region)可作为边界元件与核基质结合阻挡转基因片段邻近染色质区的作用与影响,提高外源基因稳定性。本研究在最小表达框序列两端添加SAR序列,提高小麦最小表达框转基因表达的稳定性,提高转化基因的表达效率。首先,以GUS为目的基因构建带有SAR序列的最小表达框,以科农199为受体进行基因枪转化,同时以不加SAR序列的最小表达框片段为对照。带有SAR序列的最小表达框片段共轰击857个幼胚,T0代获得40株再生植株,PCR检测到16株阳性植株,转化效率为1.87%;对这16个阳性单株进行GUS染色,15株显色;从来自4个T0阳性植株的18个T1代植株中随机选取18株进行PCR和GUS染色检测,有15株表现为阳性。不带SAR序列的对照片段轰击1012个幼胚,获得31株再生植株,其中5株PCR阳性,转化效率0.49%,这5个阳性植株中仅2株为GUS染色阳性;来自于5个T0代PCR阳性株系的10个T1代单株中没有发现PCR和GUS染色阳性株。表明SAR序列可以提高基因枪转基因效率和目的基因表达稳定性。为了创制抗旱转基因小麦,以来自大豆的抗旱相关转录因子基因GmDREB3为目的基因,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转化受体小麦济麦22,共轰击6045个幼胚,获得再生植株130株,PCR检测阳性植株30株,转化效率为0.50%;随机选取6株PCR阳性植株进行RT-PCR分析,其中5株可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转录。进一步对这5株RT-PCR阳性植株插入片段完整性进行分析,其中4株插入片段基本完整。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发现T0代6个RT-PCR阳性植株的外源GmDREB3的拷贝数为1~3个。以上结果证明,在最小表达框两端加上SAR序列后可以提高小麦最小表达框转基因表达的稳定性。
苏瑞波陈明徐兆师李连城马庆马有志
关键词:基因枪转化法
北方冬麦区与黄淮北片优良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被引量:23
2016年
为筛选小麦耐热种质资源,在开花后15d开始覆盖塑料大棚,模拟高温胁迫,对来自我国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北片主推的53个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容重热感指数、几何平均产量进行分析,并以耐热品种TAM107为对照,结合苗期细胞膜热稳定性对参试材料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年(2008-2011)试验中,千粒重热感指数均小于1的品种(系)有9个(05CA306、京冬8号、邯6228、衡6632、农大3492、农大3432、济麦19、农大212和衡4399),容重热感指数均小于1的品种(系)有8个(衡观216、农大3492、农大413、京冬8号、山农2149、农大212、衡6632和济麦19)。依据参试品种(系)在3年的几何平均产量及热感指数的结果,农大212、农大3492、京冬8号、济麦19、衡6632、农大413、山农2149和衡观216可作为耐热高产品种(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利用细胞膜热稳定性筛选出44个苗期耐热性好的品种(系)。综合细胞膜热稳定性法及田间评价结果,农大212、衡6632、农大3492、济麦19、农大413、山农2149和衡观216为耐热性较好的品种(系)。
耿晓丽张月伶臧新山赵月张金波尤明山倪中福姚颖垠辛明明彭惠茹孙其信
关键词: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