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JX3B16) 作品数:8 被引量:47 H指数:5 相关作者: 曹永茂 华清泉 吴展元 常伟 黄治物 更多>> 相关机构: 武汉大学 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幼儿语音识别材料建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设计制定幼儿版汉语语音识别材料。方法:①设计问卷调查,对2-3岁听力及智力正常儿童父母或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2-3岁儿童的掌握的词汇;②根据儿歌及儿童小故事统计儿童常用汉语普通话中各个音素的分布构成;③参照上述结果以及根据儿童言语识别测试材料应该遵循的原则,编制测试用表,并对20名听力正常儿童进行测试。结果:按照汉语儿童音素平衡,选取儿童常用单音节词,设计了一套幼儿版汉语语音识别材料,并发现其内容基本在2-3岁儿童的掌握范围内。结论:根据言语测听词表的制作原则,初步制定幼儿版汉语语音识别材料。 曹永茂 华清泉 陶泽璋 周晓娓 吴展元 黄治物 李骏 常伟关键词:言语测听材料 幼儿 语音识别 先天性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辨别 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考察先天性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辨别,探索其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编制含单字词及双字词共64个的《声调测试词表》,标准普通话口语给声,用听说复述法对28名植入人工耳蜗的先天性聋儿及20名同龄正常儿童的声调辨别率进行开放项测试,由听力师、聋儿亲属及语训老师共同判断儿童的辨别结果。分析植入年龄、耳蜗使用时间及实际年龄对声调辨别率的影响,比较人工耳蜗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声调辨别率,并比较耳蜗组以植入年龄3岁为界分组后的辨别率。结果植入年龄与声调辨别率呈负相关,耳蜗使用时间与辨别率呈正相关。耳蜗组儿童的辨别率显示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平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植入年龄、耳蜗使用时间是影响人工耳蜗术后聋儿汉语普通话声调辨别的重要因素,3岁前植入人工耳蜗较3岁后植入可获得更好的声调辨别。 王志恺 华清泉 曹永茂 吴展元 周晓娓 李骏 常伟 黄治物 朱素琴关键词:先天性聋 人工耳蜗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术后语音识别研究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对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语音识别情况进行研究,初步探讨耳蜗植入者的语音识别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实验对象包括40名植入语前聋人工耳蜗儿童及20名听力正常儿童,采用口语给声、开集测试的方式测试其韵母及声母识别率,研究植入年龄和教育交流方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1)耳蜗植入儿童的韵母识别率高于其声母识别率;(2)3岁前植入的儿童的语音识别率高于3岁后的植入儿童,且植入年龄与语音识别率呈负相关;(3)采用听觉口语法的儿童比采用综合交流法的儿童,具有更好的语音识别率。结论对于耳蜗植入儿童而言,声母比韵母更难掌握;植入时间较早、利用口语交流的儿童可以从人工耳蜗中获得更多的益处。 周晓娓 华清泉 曹永茂 吴展元 王志恺 黄治物 常伟 李俊 朱素琴关键词:人工耳蜗 语音识别 语前聋 儿童 幼儿普通话声调辨别词表的设计 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编制一套幼儿普通话声调测试词表,并对其进行初步测试评价。方法①参考幼儿早期言语发展相关文献及公开发行的幼儿读物,选择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熟知的词汇,并设计常用词问卷对小儿家长、幼教老师等进行调查,确定基础词库;②从音素平衡、声调组成、图片表意等方面考虑,筛选出64个含单音节词及双音节词组成《声调测试词表》,该词表分为音素组成完全匹配的两个部分;③用图片代表部分词表用字让小儿熟悉测试内容后,标准普通话口语给声,采取听说复述法对20名2~3岁幼儿的声调辨别率进行开放项测试,由听力师、小儿亲属及幼教老师共同判断小儿的辨别结果;④计算小儿对该词表的声调辨别率,并比较其对词表中两配对部分的辨别情况。结果①初步制成了含单音节词28个、双音节词36个的幼儿普通话声调测试词表;②词表分成两配对部分后,有一定的同质性。结论编制的幼儿普通话声调测试词表有较合理的原则和内部结构,可以用于评估幼儿普通话声调辨别。 曹永茂 华清泉 陶泽璋 王志恺 吴展元 黄治物 李骏 常伟关键词:幼儿 词表 X线平片对人工耳蜗植入电极位置判定的意义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X线摄片对人工耳蜗植入效果不良的原因分析和处理的指导作用。方法对6例人工耳蜗植入效果不良的患者行耳蜗X线平片或加拍CT片检查,并根据各不同情况作相应处理。结果病例1和2的X线耳蜗平片显示电极位于蜗外,取出电极并再行植入术;病例3和4分别显示9个和4个电极位于蜗外遂关闭蜗外电极;病例5显示蜗内有6个电极弯折,关闭弯折处电极并采用双通道方案调试;病例6经拍片证实电极位于蜗内呈园盘状,无弯折。6例患者皆获得满意效果。结论人工耳蜗术后常规进行耳蜗位X线平片检查可了解电极位置及形态,利于指导调试工作。 银力 曹永茂 龙墨 王树峰关键词:人工耳蜗 X线平片 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聋儿的人工耳蜗植入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语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行性及疗效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以来7例伴有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脑白质病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总结术前情况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7例患者均在术前的磁共振检查发现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手术后均成功重建了听力,听力及言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是发现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伴有脑瘫、脑白质病的语前聋儿在经过术前全面评估和定期随访观察后可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脑瘫聋儿术后康复效果与脑瘫病情轻重有关。术后制定特殊的康复计划是让患者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受益的保障。 谢立 华清泉 曹永茂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 脑性瘫痪 脑白质病 磁共振 未引出NRT波形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未引出NRT波形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5~14岁,根据术中能否引出NRT波形分为两组,试验组为术中未引出NRT波形的3例,其余57例术中引出了NRT波形者为对照组,分别测试两组患者开机训练后3个月、6个月的听觉反应阈和语音、声调的识别能力。结果对照组开机后3个月听觉反应阈值、声母识别率、韵母识别率、声调识别率范围分别为35.8±5.5 dB SPL、76.3%±12.8%、81.5%±12.8%、71.4%±15.4%,6个月时分别为34.7±5.5 dBSPL、77.2%±13.9%、82.6%±11.8%、71.4%±15.8%。实验组3个月、6个月的听觉反应阈值和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值均在对照组测试结果范围之内。结论术中未引出NRT波形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等同于术中可引出NRT波形患者,不宜仅以术中能否引出NRT波形来预测术后康复效果。 季立 华清泉 曹永茂 明伟 吴展元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 神经反应遥测 语音识别 儿童言语测听材料 被引量:1 2008年 周晓娓 华清泉 曹永茂关键词:言语测听 言语识别能力 儿童 周围环境 听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