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648134)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2H指数:7
- 相关作者:谌伦建黄光许顾海涛马爱玲朱孔远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小麦秸秆粘结剂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 2010年
- 利用热分析仪研究了小麦秸秆和小麦秸秆粘结剂的TG-DTG曲线和TG-DTA曲线的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制成粘结剂后,其主要成分仍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部分半纤维素发生水解,使得粘结剂中的固定碳含量相对加大,燃烧速率增加。另外,制备粘结剂时添加剂的加入量将会影响型煤的发热量。
- 浮爱青何宏康卢小海胡峰
- 关键词:热重分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 添加剂组分对工业型煤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型煤添加剂各组分对型煤强度的影响,认为优化粘结剂配方是提高型煤物理性能的有效手段.
- 刘洪涛张传祥
- 关键词:工业型煤粘结剂物理性能抗压强度
- 单颗粒生物质型煤燃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台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单颗粒生物质型煤的燃烧过程可以明显的分为挥发分燃烧和固定碳燃烧2个阶段。炉膛温度和成型压力对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均有影响,炉膛温度越高,生物质型煤燃烧失重率越大。在实验成型压力范围内,成型压力对生物质型煤燃烧速度没有明显影响。
- 浮爱青浮绍礼谌伦建黄光许
- 关键词:粘结剂燃烧特性单颗粒生物质型煤
- 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和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07年
- 利用热分析仪和自行设计的实验台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无烟煤生物质型煤中生物质分解释放速率快于烟煤生物质型煤,且无烟煤生物质型煤出现两个放热峰,分别为生物质分解、挥发分燃烧和固定碳分解所致,而烟煤生物质型煤仅一个放热峰.原料煤煤种和炉膛温度对生物质型煤的燃烧特性有明显影响,烟煤型煤燃烧特性优于无烟煤型煤;炉膛温度越高,生物质型煤燃烧失重率越大.
- 浮爱青黄光许谌伦建焦红光
- 关键词:燃烧特性热分析型煤
- 煤层顶板砂岩在高温下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5年
- 采用SEM,偏光显微镜和热分析仪等方法研究了鹤壁煤层顶板砂岩在常温至1200℃高温条件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砂岩在400℃时出现裂隙,600℃出现颗粒破裂,裂隙增加,900℃时大多数颗粒破裂并有烧结现象.砂岩中含有有机物,其析出温度为400~670℃.砂岩在高温作用下微观结构变化是矿物晶体转化、体积膨胀等产生的热应力和有机物析出与迁移共同作用的结果.
- 谌伦建赵洪宝顾海涛陈江峰
- 关键词:砂岩微观结构高温有机物
- 型煤固硫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3年
- 采用热重-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原煤和型煤燃烧过程中SO2析出过程,原煤SO2析出过程呈双峰特征;型煤SO2析出过程呈单峰特征,且发生在燃尽后期,型煤粒度越大,SO2析出越晚.型煤灰渣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固硫物相种类与添加剂及型煤径向位置有关,有MgO添加剂时,固硫物相为CaSO3和CaSO4;无MgO添加剂时为CaS和CaSO4.结合裹灰缩核燃烧理论和灰球中固硫物相的分布规律提出型煤固硫机理:型煤未燃核内部主要以CaS形式固硫,燃烧峰面以外的燃尽灰壳中以CaSO4形式固硫.
- 谌伦建李安铭赵跃民张传祥
- 关键词:型煤固硫机理燃烧过程
- 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利用TG-DTG热分析技术对煤、生物质以及生物质型煤的燃烧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生物质及添加比例对型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的DTG曲线有2个明显的失重峰,第1个失重峰是挥发分燃烧峰,第2个失重峰是固定碳燃烧峰;生物质型煤燃烧过程是生物质和煤燃烧过程的综合,也显示双峰特征,且生物质可以改善型煤的燃烧特性,随着生物质添加量增加,其型煤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随之降低,着火特性指数、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随之提高,从而改善型煤的燃烧性能.
- 马爱玲谌伦建朱孔远
- 关键词:生物质型煤燃烧热分析燃烧特性
- 生物质型煤结构对其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透射光显微镜研究了生物质型煤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时间增加,单颗粒生物质型煤煤焦的破裂程度加深,生物质型煤煤焦中的孔隙越发达;在相同的热解条件下,秸秆纤维、粘稠液固化物及煤粒交界处更易产生孔隙。生物质型煤中的孔隙越发达,越易形成立体孔隙网,这些孔隙网络有利于氧化剂及反应产物的输送,从而有利于生物质型煤的燃烧和燃尽。
- 浮爱青余泽宇谌伦建
- 关键词:燃烧特性微观结构
- 煤层顶板砂岩在高温下的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被引量:36
- 2005年
- 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岩石力学试验系统等仪器设备研究了煤层顶板砂岩在常温到1200℃范围内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煤层顶板砂岩在加热过程中强度急剧降低的温度与岩石内部裂隙形成和晶体形态变化的温度基本一致,说明岩石微观结构在高温下的变化对其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煤层顶板砂岩中有机物在高温下的分解和析出,对砂岩中裂隙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该砂岩在高温作用下的破坏是晶体晶型转变和膨胀等产生的热应力及有机物析出共同作用的结果。
- 谌伦建吴忠秦本东顾海涛
- 关键词:砂岩力学特性SEM微观结构
- 小麦与玉米秸秆的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热分析仪,通过研究在氮气气氛下,升温速率分别为20、40、60和80℃/min时小麦和玉米秸秆的热解过程得出:小麦和玉米秸秆的热解过程可以分为预热解、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三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热解最大速率增加,其对应的温度向高温区移动,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增大,动力学拟合直线的相关系数降低。
- 浮爱青谌伦建杨洁朱振忠
-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过程热重分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