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1112ZTC108)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吕志祥牛建平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渭河源头区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析
- 2013年
- 渭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关乎到整个黄河流域的国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渭河源头区的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渭河源头区也成为甘肃省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使渭河源头区生态环境建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三赢",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拥护。但是,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渭河源头区的生态依然比较脆弱,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问题依然比较严重。
- 吕志祥邓一君
-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果
- 补强西北生态补偿机制之动因新论
- 2013年
- 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不仅是中国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是中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但是,西北地区地处偏远,地势高峻,生态脆弱。近年来,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急需修复和补偿。因此,补强西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重要而紧迫。
- 吕志祥董媛杰
-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补强动因
- 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及重构新论
- 渭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关乎到整个黄河流域的国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渭河源头区的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渭河源头区应当成为生态补偿的重点区域。近年来,生态补偿机制在渭河源头区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但是...
- 吕志祥
-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
- 西北地区生态补偿成效评析——退耕还林的视角
- 2013年
-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补偿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西北地区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三赢"。这不仅使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且对调整当地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落后观念、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生态依然非常脆弱,生态补偿工作还有待加强。
- 吕志祥
- 关键词: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生态补偿
- 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及重构新论
- 渭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关乎到整个黄河流域的国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渭河源头区的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渭河源头区应当成为生态补偿的重点区域。近年来,生态补偿机制在渭河源头区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但是...
- 吕志祥
-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
- 文献传递
- 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及重构新论被引量:1
- 2014年
- 渭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关乎到整个黄河的治理开发和流域的生态安全,其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当将其作为国家生态补偿的重点。近年来,生态补偿机制在渭河源头区实施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但现行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着缺失。指出了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补强政府性纵向补偿机制,完善政府性横向补偿机制,引入市场性补偿机制"的重构思路。
- 吕志祥孟天琦
-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
- 困顿与突破:“美丽中国”背景下的生态补偿机制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美丽中国"为生态补偿机制注入了活力,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美丽中国"的路径选择之一。本文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完善思路,可以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
- 牛建平邓一君
-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