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春晖计划”(Z2011028)

作品数:10 被引量:110H指数:7
相关作者:巩杰谢余初孙朋钱大文贾珍珍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绿洲
  • 4篇干旱
  • 4篇干旱区
  • 3篇土地利用
  • 2篇金塔绿洲
  • 2篇景观
  • 2篇景观格局变化
  • 2篇城市
  • 1篇多尺度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人文
  • 1篇人文驱动
  • 1篇人文驱动力
  • 1篇人文因素
  • 1篇梯度分析
  • 1篇土地覆被
  • 1篇土地覆被变化
  • 1篇年金
  • 1篇破碎化

机构

  • 10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0篇巩杰
  • 9篇谢余初
  • 8篇钱大文
  • 8篇孙朋
  • 2篇贾珍珍
  • 2篇颉耀文
  • 1篇王合领
  • 1篇张玲玲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3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道312酒泉——嘉峪关段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变化被引量:4
2013年
公路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其周边景观格局起着"通道—障碍"双重作用。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甘肃酒泉—嘉峪关市1986、1996、2006年和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比分析近25 a来,酒泉—嘉峪关段国道312公路两侧不同缓冲区内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①1986—2010年,公路沿线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增加迅速,未利用地明显减少,且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公路辐射作用在不同缓冲区内影响程度存在差异。②G312线酒泉—嘉峪关段交通道路廊道结构特征变化突出,公路连通度和通道作用不断加强。③公路及相关设施建设使得沿线景观斑块密度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强,部分斑块类型在不同缓冲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公路沿线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多样化和均匀化。④公路沿线以2 000 m内缓冲区影响最大,而公路起始两端的市中心地带影响范围超过3 000 m。两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以及原有景观格局特征是导致公路沿线生态效应差异明显的重要原因。
谢余初巩杰钱大文孙朋
关键词:缓冲区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总结了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研究及其环境效应、驱动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未来黑河流域土地变化科学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多尺度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自然与人文因素与驱动机制辨析;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的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变化与环境效应;流域人与自然耦合系统高效管理与调控途径等.
巩杰谢余初贾珍珍钱大文
关键词:黑河流域
近40年来酒泉肃州绿洲时空变化及景观稳定性被引量:3
2014年
选取1973,1977年的MSS,1980年的卫星航片以及1986-2013年9个典型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等进行解译分类和验证,利用ArcGIS 9.3,Fragstats 3.3和相关统计方法,对肃州绿洲时空变化及绿洲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肃州绿洲空间变化表现为扩张和萎缩并存,整体上以扩张为主;绿洲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从1973年的945.49 km2增加到2013年的1190.09 km2,增长幅度达20.55%.绿洲变化表现出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不均衡性,扩张和萎缩变化区域分布较零散,扩张多发生在绿洲--荒漠交错带和绿洲内部,表现为绿洲内部填充和边缘扩张,变化剧烈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墩镇东北角和北部边缘区(即鸳鸯池水库周边)、总寨镇东部、上坝镇和下河清乡.近40年来肃州绿洲的景观稳定性呈现增强趋势.研究对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景观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巩杰张玲玲孙朋
关键词:绿洲
绿洲时空变化数量方法的述评被引量:2
2015年
在回顾和评述绿洲的定义及其时空变化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就近年来绿洲时空变化过程中应用的方法(或指数)存在表述不清与混乱的现象,通过将绿洲作为单一地理景观类型来分析国内外文献中所涉及的各种研究方法和模型,并从绿洲作为干旱区特有资源的角度,按绿洲资源的变化分析、变化趋势与方向、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归纳和总结,讨论绿洲时空变化各种方法的概念、计算方法、意义及优缺点。
谢余初巩杰钱大文
关键词:绿洲干旱区
近25年嘉峪关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及人文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RS和GIS技术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嘉峪关市1986,1996,2006,201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嘉峪关城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1986-2010年嘉峪关城市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土地利用强度大、土地利用系统复杂性增加;建设用地、城市绿地和水体的优势度增加明显,未利用地优势度减少.研究期间嘉峪关城市景观破碎度和复杂性增加,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强.城市整体景观分离程度下降,聚集度增加、城市生态系统自然性下降.近25年来,政策和城市规划是嘉峪关城市景观变化的根本因子,城市化进程则是直接的诱因,人口和经济发展是主要的驱动因子,工业用地及基础没施用地需求是城市土地扩展的重要动力.
巩杰谢余初孙朋钱大文颉耀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人文驱动力
乡镇尺度金塔绿洲时空格局变化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1990、1999、2006和2009年4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等,利用绿洲变化幅度、动态度模型、绿洲变化趋势指数模型及绿洲化荒漠化转移矩阵,开展乡镇尺度上金塔绿洲时空变化及分异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9年间,金塔绿洲不断扩张,荒漠面积呈现减少趋势,绿洲净增长面积达199.49 km2。金塔绿洲整体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同乡镇绿洲变化程度不同,乡镇绿洲规模变化强弱顺序为羊井子湾乡>场站机关辖区>东坝镇>三合乡>古城乡>金塔镇>中东镇>大庄子乡>西坝乡。金塔绿洲聚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少,荒漠基质优势度降低。绿洲扩张区主要有羊井子湾乡、场站机关管辖区、东坝镇、金塔镇、古城乡和三合乡等。近20年来,金塔绿洲变化主要受人文与社会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绿洲扩张的前提条件,人口(含移民迁入)、经济发展、政策和科技进步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巩杰谢余初孙朋颉耀文
关键词:金塔绿洲
绿洲城市不同道路扩展轴的景观梯度变化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绿洲城市不同道路扩展轴上景观梯度变化是理解城市化对干旱区城乡景观格局及其生态过程影响的重要途径。基于遥感与GIS技术支持,结合景观格局指数与梯度分析,对比分析了干旱区绿洲城市酒泉市肃州区不同道路扩展轴上的城市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0年,肃州区各道路扩展轴沿线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建设用地和城市绿地增加迅速,未利用地、灌丛草地和耕地等明显减少;城市化过程表现为沿交通干线轴向上“团块一轴向”的扩张特征。城市化进程造成酒嘉和酒西公路扩展轴方向的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增加,景观形状更为复杂,景观类型由原本占主导地位的未利用地逐渐转变为以城市工业建设用地景观为主。酒清和酒金公路扩展轴上,靠近城区中心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和景观形状复杂性指数较高,而远离城区中心的各指数值较低,逐渐趋向于多种景观均势并存的景观格局。总体上,不同等级城『订道路扩展轴上城市化及其城市景观梯度变化特征不同,国道酒嘉公路样带〉省道酒西公路〉国道酒清公路〉省道酒金公路;在空间尺度上,各扩展轴上城市郊区景观指数变化明显大于绿洲农业区。
谢余初巩杰王合领孙朋钱大文
关键词:城市化景观格局变化梯度分析干旱区
基于移动窗口法的肃州绿洲化与景观破碎化时空变化被引量:31
2015年
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绿洲为例,以1990、1999和2010年3期Landsat TM/ETM同月相数据为数据源,基于Arc GIS与Fragstats软件,采用移动窗口法、转移矩阵和景观指数等开展绿洲化与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肃州绿洲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绿洲面积变化和内部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绿洲面积变化以耕地、草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等的增加为主;绿洲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主要表现为耕地内部变化、草地与未利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之间的转换等。(2)景观破碎化程度整体上呈减缓趋势,其剧变区多集中于绿洲边缘的银达镇、三墩镇、黄泥堡乡和下河清乡等,景观破碎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由绿洲内部向边缘区转移。(3)以草地为主的绿洲荒漠过渡带是绿洲扩张和景观破碎化的多发区,更是维持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子区。研究可为绿洲景观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巩杰孙朋谢余初钱大文贾珍珍
关键词:绿洲化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
1963-2009年金塔绿洲变化对绿洲景观格局的影响被引量:27
2015年
内陆河流域绿洲与荒漠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机制是干旱区景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绿洲时空变化及其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的研究,对流域绿洲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科学价值。以中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的典型代表区域——金塔绿洲为例,基于5期不同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及景观指数等方法开展绿洲变化过程、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和景观结构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1963—2009年间金塔绿洲主要以扩张为主,绿洲面积增加了167.37 km2,绿洲与荒漠间相互转化剧烈,呈现出非平衡-平衡-极端不平衡的趋势状态。绿洲变化主要体现在西坝乡、羊井子湾乡的绿洲外延扩张和在三合乡-中东-大庄子乡、金塔镇-中东镇、古城乡等地的绿洲内部填充合并。(2)近46 a来金塔绿洲景观的分形特征、离散程度和破碎化程度趋于减小,各景观斑块则趋于简单和均匀化。(3)绿洲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绿洲景观格局,导致景观结构趋于均匀化和密集化,绿洲斑块镶嵌体表现出散布-扩张-破碎-融合扩展的变化过程。
巩杰谢余初高彦净孙朋钱大文
关键词:干旱区景观结构金塔绿洲多源遥感影像
干旱区流域绿洲时空变化及其景观响应被引量:10
2014年
基于1973年的MSS、1980年的航片以及1990年、1999年、2009年的Landsat TM/ETM+等多源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查进行解译分类和验证,利用GIS、Fragstats和相关统计方法,对北大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绿洲时空变化和景观响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近40 a来,北大河流域绿洲呈阶段性变化,在整个研究时段绿洲变化表现为扩张与萎缩并存,且以扩张为主。绿洲面积从1973年1 705.55 km2增长到2009年1 990.60 km2,增长幅度为16.71%。②绿洲变化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不平衡。绿洲空间变化剧烈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金塔绿洲;绿洲扩张主要表现为绿洲内部"填充式"和边缘"侵吞式";绿洲萎缩变化主要发生在绿洲-荒漠交错带的生态脆弱区,且区域空间变化不稳定;1973—1990年,绿洲以萎缩为主,1990—2009年绿洲以扩张为主,且在近10 a动态度达到最大值。③绿洲面积的增加,促使绿洲景观的不稳定性增强,集中表现为下游和绿洲边缘区绿洲斑块密度、斑块数目和最大斑块指数的不稳定性变化,绿洲破碎化增加,生态脆弱性降低,这不利于维持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孙朋巩杰高彦净谢余初钱大文
关键词:绿洲河西走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