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1B20)

作品数:25 被引量:256H指数:8
相关作者:段维勋俞世强金振晓易定华赖颢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复旦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动脉
  • 15篇主动脉
  • 8篇主动脉夹层
  • 8篇夹层
  • 7篇手术
  • 6篇心肌
  • 4篇心脏
  • 4篇综合征
  • 4篇外科
  • 3篇凋亡
  • 3篇动脉弓
  • 3篇心肌保护
  • 3篇心肌缺血
  • 3篇血管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缺血
  • 3篇主动脉弓
  • 3篇外科治疗
  • 3篇细胞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段维勋
  • 7篇俞世强
  • 7篇金振晓
  • 6篇易定华
  • 4篇李军
  • 4篇王春生
  • 4篇赖颢
  • 3篇王晓武
  • 3篇于立明
  • 2篇刘金成
  • 2篇易蔚
  • 2篇赵国龙
  • 1篇孟毅
  • 1篇李杨
  • 1篇辛渭川
  • 1篇李华宝
  • 1篇梁振兴
  • 1篇金艳
  • 1篇严宇
  • 1篇孙勇新

传媒

  • 7篇中国体外循环...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的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了解当前国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特征,以指导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国内15家大型心脏中心经影像学检查确诊AAD患者1812例(其中Stanford A型726例,Stanford B型1086例)的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合并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及随访等情况,并比较Stanford A型与B型夹层患者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1.1±10.9)岁,男女比例约为3.44:1。Stanford B型AAD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A型AAD患者[(53.3±10.1)vs.(47.5±11.2),P<0.001],Stanford A型AAD患者男性比例较B型更高(83.7%vs.73.3%,P<0.001)。B型AAD患者中,86.8%患者合并高血压病,22.0%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49.5%患者吸烟,均高于A型夹层患者(P<0.05)。A型AAD患者中,32.5%患者合并马凡综合征,19.1%患者合并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均明显高于B型AAD患者(P<0.01)。A型AAD患者有疼痛表现占89.4%,其中前胸痛76.3%,迁移痛12.3%;B型AAD患者中背痛占73.8%,腹痛14.2%。76.3% AAD患者采用CT检查确定诊断。75.3% A型AAD患者实施了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为15.9%;76.1%B型AAD患者实施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内漏占7.8%,死亡率为0.6%。Cox住院死亡风险显示,合并高血压病发生AAD的风险度(HR)为2.80、合并马凡综合征HR为1.76。结论与Stanford B型AAD比较,A型AAD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且男性比例较高。B型AAD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吸烟,A型AAD患者多合并马凡综合征和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多见。疼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CT检查是最常用的确定诊断方法。
李杨刘思奇段维勋俞世强易定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总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评价其外科手术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3年3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4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7例;年龄26~72 (47.6±9.2) 岁。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至确诊<14 d) 43例,慢性5例。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19例+主动脉瓣良好、但合并马方综合征6例,行Bentall+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累及主动脉根部、但瓣膜功能良好的8例行改良David+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累及升主动脉10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术;累及部分主动脉弓5例行升主动脉+次全弓置换术。出院后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有无疼痛复发、运动、活动情况和复查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rteriography,CTA)。 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21~500 (191.4±50.6)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8~212 (112.3±31.7) min;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6~56 (34.8±8.7)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2~250 (76.2±35.6) h;住ICU时间3~20 (7.1±3.4) d。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680~1 600 (1 092.5±236.3) ml。围术期死亡7例,病死率14.5%,其中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肾功能衰竭1例、迟发性难治性出血1例、昏迷1例。围术期发生其它并发症20例,经治疗均痊愈或好转出院。随访38例,随访率92.7%(38/41),随访时间3~48 (13.0±8.9) 个月;失访3例。随访期间36例存活,无与主动脉夹层相关的死亡,因其它慢性疾病死亡2例。无因主动脉夹层继续形成、假腔扩张行二次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CTA检查未见吻合口渗漏及人工血管扭曲或血流不畅。 结论 根据主动脉夹层破口的位置、升主动脉直�
董逸飞卢安东闵凯尹清董书强曹文峰孟毅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心血管手术选择性脑灌注主动脉弓置换
Turner综合征与主动脉疾病
2015年
Turner综合征是一种仅见于女性由于一条x染色体短臂的数目或结构异常导致的性染色体疾病,活产女婴中的发生率约为1/2500。Turner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和卵巢功能早衰。在婴幼儿期,患者可表现为因淋巴水肿导致的手足肿胀,常合并甲板发育不良;在青春期时,除身材矮小外,由于患者的卵巢功能衰退,还会出现乳房不发育、闭经、不孕等症状;其他临床特点还有蹼状颈、马蹄肾等。
殷侃骅李军赖颢王春生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主动脉疾病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功能衰退身材矮小X染色体
小檗碱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作用及其与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50只)随机分为7组(n=36):假手术组(sham)、sham+BBR组、sham+AG490(AG,JAK2/STAT3通路抑制剂)组、MI/R+溶剂组(MI/R+V)、MI/R+BBR组、MI/R+BBR+AG组、MI/R+AG组。常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手术,缺血30 min后再灌注4 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JAK2、STAT3磷酸化水平及心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再灌注6 h后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梗死面积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再灌注72 h后检测心功能。结果 BBR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术后心功能并减轻心肌凋亡及梗死,这种保护作用可被AG阻断(均P<0.05)。BBR治疗还可显著提高心肌JAK2及STAT3磷酸化水平,抑制凋亡相关信号分子表达,这种作用也被AG阻断(P<0.05)。结论 BBR可显著减轻大鼠MI/R损伤后心肌梗死及凋亡水平,改善心功能,JAK2/STAT3可能介导此作用。
于立明段维勋赵国龙张秋芳王晓武金振晓俞世强
关键词:小檗碱JAK2/STAT3信号通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心肌保护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9
2014年
急性A 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外科最为凶险的急症,它不仅仅是主动脉壁的形态学异常,还包括影响心脏功能和重要脏器供血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夹层剥离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恰当有效的药物治疗将为外科手术争取时间,正确的治疗策略和精准的手术技术不但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还将提高长期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三个方面。手术技术包括外科技巧和脏器保护两个方面,外科技巧体现的是外科医师的手术操作能力,脏器保护包括围术期监护、麻醉和体外循环管理,反映团队的总体观念和综合实力。
孙立忠
关键词:外科手术
从2例Loeys-Dietz综合征确诊病例看遗传性大血管病被引量:2
2014年
遗传性大血管病是引起主动脉夹层甚至破裂致死的重要原因,一直是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重点。由于马方综合征(MFS,OMIM ID #154700)在此类疾病中研究最早也最为深入,临床上以往常用“马方样综合征”或“马方相关性综合征”等指代具有此类临床特征的遗传综合征。然而,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遗传性大血管病其分子遗传学基础和临床预后个体差异极大,简单地用“马方”来涵盖此类疾病已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2005年,Loeys 等[1]在对 MFS 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 Loeys-Di-etz 综合征(LDS,OMIM ID #609192)进行了系统描述:LDS 是一种以血管、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缔组织病。与传统意义上的 MFS 相比, LDS 所致主动脉病变进展更快、非手术治疗预后更差,因此受到临床心血管外科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国外对 LDS 认识日益普及,而国内目前对此仍缺乏足够了解。本中心近年来探索性地采用基因检测进行 LDS 诊断,并参考检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及随访,积累了一定经验,现结合2例 LDS 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李军赖颢王春生
关键词:大血管病
DavidⅠ与Bentall手术行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重建的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比较应用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再植术(DavidⅠ手术)与主动脉根部复合替换术(Bentall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行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65例因主动脉夹层破口累及Valsalva窦部和/或病因为遗传综合征而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男42例,女23例;34例采用DavidⅠ手术、31例行Bentall手术进行主动脉根部重建。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近期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近期生存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死亡,两组住院死亡分别占8.8%和9.7%(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4%和27.9%(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同期行主动脉弓替换及降主动脉支架象鼻手术。DavidⅠ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较Bentall组长[(149±23)min对(124±21)min,P〈0.05],但两组体外循环时间[(186±77)min对(193±89)min,P〉0.05]和手术时间[(341±137)min对(378±174)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entall组相比,DavidⅠ组输血量显著减少[(1180±490)ml对(1790±560)ml,P〈0.05]。所有患者随访(17.6±5.4)个月,DavidⅠ组术后6个月主动脉瓣反流程度为0.6±0.4,1例遗传综合征患者因腹主动脉瘤破裂于术后18个月死亡;Bentall组1例术后9个月因颅内出血死亡,1例术后13个月因感染导致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随访至今,两组生存患者CTA复查均未见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形成。Bentall组2例心功能(NYHA)Ⅱ级,其余患者心功能均恢复到Ⅰ级。结论与Bentall手术相比,DavidⅠ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重建方式,围术期及早期疗效良好,中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
李军王春生赖颢孙勇新王毓琳朱铠顾佳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遗传综合征
“杂交”手术治疗弓部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结合腔内隔绝术的"杂交"手术用于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了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腔内隔绝术的"杂交"手术治疗。评价该方法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术后桥血管通畅率,进行了6~48(28±11)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全组1例死亡,原因为等待二期腔内手术期间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患者因并发医源性升主动脉夹层而改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植入术,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90%人工血管狭窄,1例患者出现轻度I型内漏,经18月观察无明显变化,其余患者生存良好,未出现截瘫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文所指的"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具有良好效果。
杨剑易定华俞世强沈桂冬刘金成陈文生段维勋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外科治疗
腔内修复术治疗原发性逆撕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原发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远端或降主动脉的逆撕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中期结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胸外科对21例原发性逆撕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治疗.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2 ±9)岁.17例患者升主动脉表现为单纯壁间血肿,4例表现为假腔活动血流和部分血栓形成;8例患者降主动脉表现为起始部溃疡合并壁间血肿形成,13例患者降主动脉形成真假腔双腔走血典型夹层改变.所有患者接受血管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急性期手术15例,慢性期手术6例.结果 全组患者植入锥形支架13例,直筒型支架8例,其中1例行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1例植入限制性裸支架.术后2例患者气管切开,围手术期无脑卒中、截瘫、支架破裂或移位、肢体或腹腔器官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 ~72个月,所以患者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壁间血肿完全吸收.1例出现Ⅰ型内漏、溃疡扩大,1例支架远端Ⅳ型内漏.1例患者于术后2年外伤后复查见升主动脉夹层,后于心肺转流下行杂交手术治愈.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原发性逆撕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吴海卫孙磊李德闽景华许飚王常田张雷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单中心临床经验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3月至2016年3月对3 864例心脏病开展了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男1 312例,女2 552例,年龄0.5~75(32.4±35.2)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 601例,瓣膜病1 011例,心房黏液瘤224例,心脏肿瘤18例,孤立性房颤9例,二尖瓣瓣周漏1例。采用胸壁3孔入路,建立外周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冷心脏停搏液顺灌保护心肌,完成心脏手术。结果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死亡率为0.4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死亡率为0.31%,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手术死亡率为0.79%;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连续698例全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比同期710例常规开胸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ICU停留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手术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而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手术后引流量和主要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无胸骨畸形发生。存活的患者术后随访1~192(102.3±68.1)个月,无残余分流和明显瓣膜返流,心功能明显好转。结论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效果。
俞世强徐学增易蔚金振晓赵荣金艳易定华
关键词:全胸腔镜心脏病微创心脏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