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5KJ230)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崔执凤吴军张先燚汪飞张培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原子与分子物理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ClONO_2与Br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在6-31G*水平上对ClONO2与Br反应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反应中各驻点物种的平衡构型、振动频率、总能量和零点能(ZPE).计算得到各可能反应途径的过渡态,并经过内禀反应坐标分析加以证实.研究表明,存在如下三种可能的反应途径:Br+ClONO2→BrCl+NO3,Br+ClONO2→ClO+BrONO,Br+ClONO2→BrOCl+NO2,其中第一个反应通道的反应活化能垒最低,为2.33kJ/mol,是主反应通道.
- 张先燚吴军张(马风)崔执凤
- 关键词:B3LYP方法反应机理过渡态
- CH_3NO_2和CH_3ONO结构及互异化反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采用了B3LYP、MP2方法,详细地计算了硝基甲烷(CH3ONO)和亚硝基甲酯(CH3NO2)的稳定结构、能量和振动频率等,并分析了它们的相对稳定性和相互转换的机理.结构优化结果表明,CH3ONO有两种稳定的构象cis和trans,CH3NO2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在B3LYP/6-31G(d,p)方法的基础上,作出了CH3ONO的能量随CH3O-NO单键旋转的变化曲线图,定性地讨论了CH3ONO可能存在的稳定构象以及两种稳定构象之间互异化的机理.研究了CH3NO2与CH3ONO之间互异化的反应机理,计算了该异化反应发生时几何结构的变化以及最小能量途径,确定了该互异化反应实际上是C-N键和C-O键的断裂或形成的一个过程.
- 张先燚吴军崔执凤
- 关键词:构象硝基甲烷亚硝酸甲酯
- Ni^+Ne_n(n=1-7)和Ni^+Ar_n(n=1-6)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被引量:3
- 2008年
-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基组水平上对Ni+Nen(n=1-7),Ni+Arn(n=1-6)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得到了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构型的电子结构、电荷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团簇离子n≤4时为平面构型,n>4时为立体构型.同时,能量分析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i+Nen团簇的稳定性不如Ni+Arn.
- 汪飞张培张马风张先崔执凤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