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6208)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程广福方洪渊姬书得过洁王辉亭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蒙脱土/碳化硅微纳米复合体系防电晕漆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对研制的碳化硅-蒙脱土/环氧树脂微纳米复合非线性防电晕材料,探讨了碳化硅含量和有机化蒙脱土含量对防晕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了不同电场下所研制防晕材料表面电阻率的变化规律,计算了防晕材料的非线性系数和初始电阻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化硅粒径和碳化硅含量的增加,防电晕漆的表面电阻率降低而非线性系数升高,当碳化硅与胶粘剂重量比超过3:1时,防电晕漆表面电阻率和非线性系数的变化趋于平缓;纳米有机化蒙脱土的添加能有效提高Si C防电晕材料的非线性特性,降低高电场强下材料的损耗和表面温度。
- 胡春秀赵英男高俊国张晓虹
- 关键词:有机化蒙脱土碳化硅防电晕漆
- 混流式转轮局部处理技术与局部压应力区的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焊接残余压应力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在优化混流式转轮焊接工艺、实现转轮叶片出水边焊接接头熔合区附近易开裂区域压应力化的基础上,对局部加热及锤击处理对转轮易开裂区域的应力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真机试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局部加热和局部锤击的方法均可以对转轮易开裂区域的焊接残余应力场进行调控,优化转轮的局部压应力区,进一步提高转轮易开裂区域的残余压应力值,形成高压应力区,扩大压应力区范围,促进转轮易开裂区域压应力化的实现,有效的提高转轮的抗疲劳性能.
- 程广福王辉亭姬书得方洪渊
- 关键词:混流式转轮焊接残余应力锤击
- 混流式转轮焊接工艺优化与局部压应力化的实现被引量:3
- 2012年
- 焊接残余拉应力的存在是引起混流式转轮疲劳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焊接残余压应力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结构的抗疲劳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混流式转轮焊接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转轮出水边焊缝区域存在较高的残余拉应力,适当减小出水边焊段长度,可有效降低残余拉应力峰值.对转轮原有及优化焊接工艺下的焊接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分段焊接工艺可以对转轮的残余应力场分布进行调控,叶片出水边焊缝区域的残余拉应力明显降低,并转化为压应力,实现了转轮易开裂区域焊接残余应力的局部压应力化,从而有效提高转轮的抗疲劳性能.
- 程广福过洁姬书得方洪渊
- 关键词:混流式转轮焊接工艺优化残余应力
- 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体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通过两种力学分析模型,对轴流式转轮体进行刚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不同的力学模型,其计算结果相差较大。最终给出了轴流式转轮体有限元分析的力学模型。
- 吕桂萍赵冰燃
- 关键词: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体有限元
- 高水头水轮机底环的刚强度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对高水头水轮机底环采用单独受力分析和联合受力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对比,同时对底环进行结构优化和动态特性分析。
- 陈光辉庞立军
- 关键词:高水头底环刚强度
- 混流式转轮焊接残余应力局部压应力化的实现
- 2012年
- 焊接残余拉应力是引起混流式转轮疲劳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焊接残余压应力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焊接结构的抗疲劳性能。文中对原有及优化焊接工艺下的转轮出水边易开裂区域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局部加热及锤击处理对应力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可以对转轮的残余应力场分布进行调控,叶片出水边焊缝区域的残余拉应力明显降低,而且转变为压应力,采用局部加热和锤击可以明显降低转轮易开裂区域的残余拉应力值,进一步促进高压应力区域的形成,实现转轮易开裂区域的压应力化,从而提高转轮的抗疲劳性能。
- 程广福王辉亭过洁张立娟
- 关键词:混流式转轮焊接残余应力
- 水轮发电机定转子动态气隙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解决机组的实测气隙比设计气隙偏小的问题,有必要寻找影响定转子之间动态气隙的主要因素。通过有限元法与电厂实测数据进行比对,对某电站水轮发电机定转子动态气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真实模拟转子支架与磁轭之间的热打键紧量是分析定转子之间气隙变化的先提条件;在过渡工况下,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定转子热膨胀变形对气隙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水轮发电机定转子之间动态气隙变小问题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陈光辉吴和静钟苏吕桂萍庞立军王燕田超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水轮发电机转子定子
- 混流式水轮机异常噪声现场试验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通过某水电站2台混流式水轮机现场振动、噪声试验,对1#机组运行时出现异常噪声的振源进行查找,同时采用锤击法对水轮机蝶阀层压力钢管进行固有频率测试。分析发现,某种水力激振频率与压力钢管的固有频率在92%以上负荷区域运行时发生耦合并引起压力钢管共振,是导致异常噪声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门出水边修型以及加装蜗壳进人门孔导流板的处理方案,最终通过改善流道环境,使水力激振频率得到大幅提高,并降低了涡列能量,起到了很好的错频消振效果。研究表明:通畅的流道环境对于有效避免由于水力激振或涡列振动引起的结构共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庞立军钟苏卜良峰胡建文
- 关键词:混流式水轮机固有频率异常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