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011)
- 作品数:43 被引量:158H指数:8
- 相关作者:赵晓华乔建刚荣建周荣贵黄利华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交通厅科学技术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生态驾驶行为节能减排潜力被引量:11
- 2015年
- 针对生态驾驶行为在中国节能减排潜力尚不明确的问题,研究基于驾驶模拟实验平台,选取22名驾驶人进行生态驾驶行为培训和驾驶模拟实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生态驾驶行为培训前和培训后的车辆能耗排放改善情况,确定生态驾驶行为的节能减排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生态驾驶行为节约汽车燃油消耗的潜力可达3.43%~5.45%;对应不同尾气排放物(CO2、CO、HC和NOx),生态驾驶行为的减排潜力可达3.39%~26.15%.随着培训强度的增加,生态驾驶行为所体现出的节能减排效益也相应增大.另外,职业和非职业司机驾驶行为节能减排潜力存在明显差异.
- 伍毅平赵晓华荣建刘莹徐龙
- 关键词:节能减排驾驶模拟驾驶培训
- 基于交通流特性的高速公路雨水径流污染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高速交通网络及道路运输量快速发展,使高速径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天津城区以外的高速公路进行持续监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流参数调查与污染检测结果,探讨了污染指标和交通流特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雨水径流初期污染较严重,COD、BOD5、TN、TP、氨氮最高值分别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Ⅴ类限值的15.6、5.0、5.3、2.1、6.5倍。SS是污染的主要因素。(2)污染指标多数与时间成负指数或对数关系,即污染指标先快速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变化减缓甚至趋于稳定。(3)交通量及密度是造成高速公路雨水径流污染的主要原因,车速存在着一个污染较少的最优段,但对高速公路雨水径流污染的总体影响效果较小。
- 乔建刚张雪洁
- 关键词:径流污染交通流
- 急弯处警告标志位置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为探索急弯处不同警告标志位置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利用驾驶模拟试验,在急弯前设置5种不同位置的警告标志,观察车辆在弯前直线路段、弯道路段中的运行状态。结果表明,标志位置对直线路段的平均速度,直线、弯道路段的平均加速度、速度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影响;标志位置与急弯半径的交互效应对直线路段的平均速度、弯道路段的平均加速度有显著性影响。警告标志位置能够影响车辆在弯前直线路段的行驶速度、驾驶员在弯道路段对速度的纵向控制以及过弯前后速度的波动性;同时,对速度控制的影响还受到急弯半径的干扰。
- 赵晓华关伟黄利华荣建
- 关键词:交通工程驾驶模拟驾驶行为
- 交通标志对制动操作认知模型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揭示交通标志诱发驾驶员弯道前制动操作的过程,根据认知学原理建立了驾驶员认知模型,并采用模拟驾驶的实验方法,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驾驶员第1刹车点位置与交通标志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交通标志设置远离弯道入口时,制动操作直接受到交通标志影响;当设置位置距弯道入口较近时,交通标志对制动操作的作用将被弯道轮廓线所代替.另外,结果显示该过程还受到驾驶员内在记忆系统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相关影响规律,并且结合认知模型可以得到交通标志诱发驾驶员制动操作源于交通信息对于制动决策需求的满足.
- 关伟赵晓华黄丽华刘小明
- 关键词:交通标志驾驶行为驾驶安全
- 面向人因因素的驾驶模拟综合实验平台搭建被引量:3
- 2014年
- 驾驶人人因因素特征与交通安全有着紧密的关联,但是实验平台的不足导致从人因因素的角度分析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难以推进.虽然驾驶模拟技术在驾驶人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能采集的数据参数有限,使它对于人因因素研究的支持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为了支持人因因素与交通安全相关研究并便于分析危险产生机理,综合多种实验设备及方法,搭建了面向人因因素研究的驾驶模拟综合实验平台.提出了应用该实验平台的基本流程,并举例说明了该平台在多方面支持了基于人因因素的交通安全相关研究.
- 张兴俭赵晓华
- 关键词:综合实验平台人因失误驾驶模拟器模拟驾驶生理因素
- 基于心生理反应的穿城镇干线公路适应段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解决干线穿城镇路段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小波分析处理驾驶员心电信号为基础,根据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心理由环境变化而逐渐适应过程,提出干线穿城镇适应段划分规则和定义,通过定性分析指出了适应段的五个特点,并定量地分析该区域各路段的特性。基于速度协调性原理和驾驶员心生理理论,分别研究了满足行车安全条件的适应段长度。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适应段上的变速次数为24.35次,加速度标准差为0.74 m/s^2,均介于干线公路与城镇道路之间,有明显递进现象,为保障行车安全,公路至城镇适应段长度应大于382 m,城镇至公路方向适应段长度应大于448 m,适应段总长度应大于830 m。
- 乔建刚张恒周荣贵
- 关键词:小波理论行车安全
- 雨天高速公路纵坡对驾驶员心率及行车速度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为了探究降雨时高速公路纵向坡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HRGR)和行车速度做为特征参数,量化分析晴朗和降雨天气下行车速度与驾驶员心率和纵向坡度之间的关系。开展实地驾驶试验采集基础数据,提取特征参数进行数据融合,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比晴天和雨天驾驶员HRGR和车辆行驶速度表现的异同,并确定纵坡路段的研究特征点;分析晴天和雨天行车速度表现与驾驶员HRGR变化规律,建立晴天和雨天驾驶员HRGR和行车速度与道路纵向坡度之间的量化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道路条件相同时,驾驶员HRGR与行车速度在晴天和雨天的变化规律是分别一致的,但雨天驾驶员HRGR变化幅度更大,减速次数更多;随坡度增大(坡度区间为[1.0%,4.0%]),驾驶员HRGR在下坡路段满足指数增长模型,在上坡路段满足对数增长模型;行车速度在上坡路段是呈负指数下降趋势,但在下坡路段,行车速度在晴天呈指数型增长,在雨天却呈现出二次多项式先增长再下降的变化规律。
- 吴艳霞刘剑黄帅乔建刚
- 关键词:交通安全高速公路行车速度
- 基于驾驶行为的夜间山区作业路段安全距离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山区公路养护作业多数边通车边作业,为了减少养护作业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作业工作常常在夜间进行。为了提高夜间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以夜间作业区环境影响驾驶员视觉特性理论分析为基础,应用眼动仪等科学仪器,实地采集驾驶员夜间行车速度、视距和驾驶员的心生理反应等数据,分析夜间驾驶员明适应时间与车速的相互关系,不同年龄驾驶员的暗适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速度与安全距离的关系模型,最终确定了基于"黑洞效应"的夜间安全行驶距离值,为解决夜间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提出来一种思路。
- 乔建刚陈春燕吴琼
- 关键词:山区双车道公路视觉特性驾驶行为黑洞效应
- 基于“轮胎-VOF”模型的雨天安全行车速度阈值研究
- 2020年
- 为提升高速公路雨天行车安全性,以交通工程、流体动力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FLUENT软件构建了“移动水坝”作用下的“轮胎-VOF”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确定了不同降雨强度下内侧车道小客车的滑水速度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当水膜厚度和轮胎花纹厚度不变时,动水压强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且水膜厚度越大增加速度越快,逐渐转为线性关系;当水膜厚度和车速不变时,花纹厚度越深,行车越安全,但当水膜厚度较大时,花纹厚度作用不明显;当轮胎花纹厚度和行车速度不变时,动水压强随水膜厚度增加而增加,且行车速度越大增加就越快,后期逐渐平缓;最终得到不同降雨等级下小客车的速度限速计算控制阈值,为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 史剑丽刘轲张雪洁
- 关键词:流体动力学动水压强
- 基于心生理反应的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理环境限制呈现地形高差大、线性组合多等特点,其复杂的线形使驾驶人的心生理发生变化,行车风险增大。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选取16名驾驶员在典型山区高速公路纵坡路段、平曲线路段和弯坡路段进行驾驶试验,结合驾驶模拟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采集心率、速度等参数,探究心率增长率与坡度、平曲线半径、线形组合指标、速度差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纵坡路段坡度>3%时,在下坡速度差大于17.6 km/h、上坡速度差大于18.5 km/h条件下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均超过舒适阈值,处于紧张状态;平曲线路段平曲线半径>0.65 km时,心率增长率处于舒适阈值范围内,平曲线半径<0.65 km时,心率增长率处于紧张阈值范围内;弯坡路段上坡方向线性组合指标大于6、速度差大于14.8 km/h,下坡方向线性组合指标大于4.7、速度差大于16 km/h时,驾驶员均处于紧张状态。建立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为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乔建刚董进国陶瑞谢一丹
- 关键词:交通安全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