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4D0062)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6
相关作者:杨松茂李建平张鸿刘志张雪绸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财经学院西安邮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循环经济
  • 5篇生态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生态消费
  • 3篇可持续发展
  • 2篇生态文明
  • 1篇大众化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取向
  • 1篇循环型
  • 1篇循环型农业
  • 1篇陕西经济
  • 1篇生态城
  • 1篇生态城市
  • 1篇生态省建设
  • 1篇农民
  • 1篇农民收入
  • 1篇农业
  • 1篇农业产业
  • 1篇农业产业化

机构

  • 9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作者

  • 6篇杨松茂
  • 1篇刘志
  • 1篇张雪绸
  • 1篇张鸿
  • 1篇李建平

传媒

  • 3篇西安财经学院...
  • 2篇特区经济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江苏商论

年份

  • 2篇2006
  • 7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西安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探析被引量:2
2005年
杨松茂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升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被引量:4
2005年
从经济层面上讲,传统工业社会生产方式是导致今天资源短缺、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循环经济模式是化解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的必然抉择。为此,必须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新型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实现制度、科技的创新和构筑公众参与的平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升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
杨松茂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公众参与
生态消费:人类消费行为发展的新定位被引量:8
2006年
传统工业文明社会过度追求欲求消费的模式通过消费和生产的互动作用,引领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的经济运行模式发展,导致了今天资源短缺、生态危机。按照以人为本的消费观,重构建立在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基础上的生态消费模式,为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整体思维范式。为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和社会环境,促进生态消费形成。
杨松茂
关键词:生态消费生态文明道德取向
建设陕西生态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出循环型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理论范式,是建设陕西生态省目标的重要内涵。从自然与人文环境两方面解构建设陕西生态省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制约因素,认为自然环境是制约其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人文环境是加剧性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应选择正确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从理念、管理和服务的层面上构筑支持体系,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为建设陕西生态省提供最佳的途径。
杨松茂张鸿
关键词:生态省建设循环经济
关于陕西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被引量:8
2005年
推进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全面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础。本文从陕西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等约束条件出发,论证了推进陕西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并提出了陕西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具体模式以及建立的支撑体系。
刘志
关键词:循环型农业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农业技术创新农民收入
当前我国生态消费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11
2006年
杨松茂
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运行方式大众化粗放
陕西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被引量:4
2005年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本文通过对陕西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张雪绸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陕西经济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1
2005年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突破瓶颈的重要途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应立足本国国情,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李建平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消费:人类消费行为发展的深度思考被引量:15
2005年
杨松茂
关键词: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环境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