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2169) 作品数:24 被引量:53 H指数:4 相关作者: 丁杰 吴明 夏宇 刘振华 廖国庆 更多>> 相关机构: 贵州省人民医院 遵义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衍生的多靶点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0年 胃癌的新发病例排在恶性肿瘤的第5位,而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组蛋白乙酰化的动态平衡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两个酶家族共同维持。HDAC能将赖氨酸上的乙酰基去除,从而抑制基因转录,但HDAC异常高表达可诱导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并参与其发展、增殖、侵袭和转移。靶向抑制HDAC已被证实具有抗肿瘤的效应,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能抑制HDAC的表达及活性,并通过影响细胞活性氧水平、阻滞细胞周期、促进损伤DNA修复、抗血管新生、影响细胞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凋亡及增加细胞对放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发挥强效的抗瘤作用,在胃癌及结直肠癌中HDAC则表达增高,HDACi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中也呈现出良好的成效,由于I、II和IV类HDAC的催化核心发挥功能均依赖于Zn^2+,故多数HDACi均含有Zn^2+鳌合基团,异羟肟酸类抑制剂中的SAHA、TSA小剂量单独给药时已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的成效,但后期临床研究发现,SAHA由于活性低,在治疗胃癌及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疗效并不佳,TSA的活性有所提高,但对HDAC选择性仍低,苯甲酰胺类HDACi在选择性上得以改善,但也无法只针对于特定亚型的HDAC,后期的环肽类及新报道的HDACi在HDAC的选择性上逐渐增加,但也仅限在动物及细胞实验阶段,并且上述的HDACi除与Zn^2+结合之外还能与其他金属酶结合,从而缺乏绝对的特异性,故大多数的HDACi在很小的剂量下就已引发了副作用,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环节、多因素,单一靶标常常不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并易产生耐药性,联合多靶标比单一靶标具有更强的抑癌效用,甚至能减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但有时联合用药时会因药物间相互影响而带来不良反应,为了避免药物间相互影响,研究者基于药效基团拼接理念,将HDACi活性基团与其他不同� 李显 丁杰 丁杰 夏宇 吴明 吴明 樊斐 曾家兴 糜睿关键词:胃肠肿瘤 组蛋白类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酶抑制剂 LSD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1, LSD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NAi技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Pargyline)在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SW620)中LSD1的表达,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FCM细胞凋亡实验检测抑制LSD1的表达对结肠癌细胞SW620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合成了三段siRNA序列(siRNA-1554、siRNA-705、siRNA-1973),经检测siRNA-705的沉默效率最高。利用siRNA-705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体外干预SW620细胞,能明显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我们发现,使用siRNA-705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处理72 h后,结肠癌细胞的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N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体外抑制LSD1的表达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并能上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下调N钙黏蛋白的表达,三者可能在结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杰 张忠民 董奇 糜睿 徐开盛 杨晓飞 廖国庆关键词:结肠肿瘤 E-钙黏蛋白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筛选并分析唾液酸结合Ig样凝集素15(Siglec-15)在胃癌细胞中的候选靶基因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并进行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构建干扰Siglec-15基因的最佳慢病毒转染至人胃腺癌AGS细胞株获得沉默组(AGS-shSiglec-15),以及空载体慢病毒转染获得的AGS细胞对照组(AGS-NC),各取三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根据测序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和GESA分析进行基因的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的鉴定。构建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获取关键互作蛋白,并对靶蛋白进行生存期分析。结果共鉴定出符合筛选标准的255个差异表达蛋白编码基因,包括119个上调基因和136个下调基因。经GO、KEGG和GSEA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参与甲型流感、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途径、钙信号传导途径、NOD样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等进程。同时筛选出10个Siglec-15相关基因的靶蛋白,其中钙黏蛋白23(CDH23)[HR=1.31(1.05~1.63),P<0.05]、蛋白网络成分协调蛋白(USH1C)[HR=1.25(1.05~1.48),P<0.05]、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HR=1.7(1.41~2.05),P<0.001]、MX2[HR=1.63(1.33~2.00),P<0.01]、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HR=1.30(1.09~1.54),P<0.01]高表达的胃癌患者总生存率(OS)较差。而RSAD2(RSAD2)[HR=0.78(0.61~1.00),P<0.05]、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HR=0.66(0.55~0.78),P<0.01]、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8)[HR=0.65(0.53~0.79),P<0.01]、XIAP相关因子1(XAF1)[HR=0.77(0.65~0.92),P<0.01]、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HR=0.51(0.41~0.63),P<0.01]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好的OS。结论沉默Siglec-15基因在胃癌细胞中有明显差异表达基因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和信号通路调节,可能作为胃癌的潜在新免疫检查点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张媛玲 陈俊豪 黄锐 谢雪晴 卢伟 田菁菁 尹清玲 丁杰关键词:胃癌 转录组测序 靶向PD-1/PD-L1的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0年 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治疗理念在不断改进,但对于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鲜有重大的突破。近年来,靶向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 receptor,PD-1)/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1,PD-L1)在部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其抑制剂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转移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MSI-H)实体瘤的末线治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靶向PD-1/PD-L1的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刘航 丁杰 丁杰 吴明 张林 曾家兴关键词: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粪便miRNA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标记物的价值 被引量:6 2022年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与诊断时癌症分期呈负相关,如果及早发现,高达90%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迄今为止,许多miRNA已经被证实是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液及组织样本的miRNA,较少有研究关注粪便miRNA水平的变化,并系统阐述粪便miRN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优势。因此,本文就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miRNA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在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不同种类miRNA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并阐述其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价值。 曾家兴 田菁菁 卢伟 黄锐 陈俊豪 张林 谢雪晴 张媛玲 丁杰关键词:结直肠癌 粪便 MIRNA 生物标志物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相关抑制剂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0年 组蛋白修饰类型众多,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及其调控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靶向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平衡组蛋白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修饰被视为肿瘤治疗的又一新方法。目前一些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的抑制剂已在消化道肿瘤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因此本文对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及其抑制剂在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显 丁杰 夏宇 夏宇 刘航 张林 蒋专 樊斐 曾家兴 李玉锦关键词:消化道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及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1年 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修饰的平衡失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多种胃肠道肿瘤中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及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SD1)异常增高。相应的,一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和LSD1抑制剂已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如异羟肟酸类HDACi在胃肠道抗肿瘤研究中取得良好疗效,但因其特异选择性低,易产生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在临床的进一步研究中受到限制;苯甲酰胺类HDACi在特异选择性有所提高,并且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免疫自噬、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产生抑瘤作用,但其由于活性低而受到限制;环肽类HDACi特异性进一步增加,但只是出于研究的基础阶段。相应的,LSD1抑制剂,如苯环丙胺类、多肽类、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均在细胞层面有着良好的抑瘤作用,也在后期的整体实验均显示出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这提示着单一的HDACi和LSD1抑制剂的抑瘤效应均不佳,由于HDAC常和LSD1形成复合体发挥转录调节作用,因此,双靶点抑制剂可能是有效的,后期的双靶点抑制剂,比如Duan YC等人报道了TCP和SAHA的组合产生的环戊二烯衍生物,Anastas JN报道的Corin,的确呈现出更加显著的抑瘤成效,本文就HDAC、LSD1抑制剂及二者的双重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俊豪 丁杰 丁杰 岑祥莹 张林 吴明 吴明 曾家兴关键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双重抑制剂 miRNA液体活检与口腔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口腔肿瘤,全球每年有超过300000例新发病例被诊断,其中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整体预后较差。迄今为止,活组织检查依然是口腔癌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及手术并发症导致其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限制。近年来,液体活检以其独特的简便性、无创性及可重复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miRNA液体活检在口腔鳞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樊斐 夏宇 丁杰关键词:口腔鳞癌 MIRNA 组蛋白修饰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以及DNA修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以PD-1、PD-L1及CTLA-4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临床应用中仍有部分患者无应答。目前众多研究发现,组蛋白修饰中甲基化、乙酰化和泛素化参与了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并发现一些组蛋白修饰酶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本文就组蛋白修饰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张林 丁杰 丁杰 樊斐 曾家兴 陈俊豪 黄锐 张媛玲关键词:组蛋白 修饰酶 肿瘤 叉头框转录因子F2作用于结肠癌细胞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候选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筛选叉头框转录因子F2(FOXF2)作用于结肠癌细胞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候选靶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设置干扰FOXF2基因的最佳慢病毒转染获得的HT29细胞为沉默组, 空载慢病毒转染获得的HT29细胞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沉默组各取三个样本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富集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该通路的候选靶基因。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3组干扰慢病毒沉默HT29细胞中FOXF2的表达效果显著高于空载慢病毒[FOXF2基因信使RNA(mRNA)表达分别为0.29±0.02、0.28±0.05、0.26±0.01比1.00±0.13, FOXF2基因蛋白表达分别为0.20±0.02、0.16±0.01、0.12±0.01比1.0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948、3 549.333, 均P<0.01), 第3组慢病毒沉默FOXF2效果最佳。HT29细胞沉默FOXF2后有38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 DEGs显著富集在免疫效应过程、细胞外区域、腺苷酸转移酶活性等功能集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 DEGs主要涉及EB病毒感染、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候选靶基因骨形成蛋白和激活素的跨膜抑制剂(BAMBI)、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6(LGR6)和MSTRG.14182(新基因)主要涉及正向调控Wn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沉默组中BAMBI、LGR5、LGR6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mRNA表达分别为1.86±0.21比1.00±0.20、1.95±0.11比1.00±0.09、2.06±0.10比1.00±0.03, 蛋白表达分别为1.88±0.02比1.00±0.06、2.08±0.12比1.00±0.04、1.80±0.03比1.00±0.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6、-11.646、-17.584、-24.100、-14.820、-16.710, 均P<0.01)。结论沉默FOXF2基因的HT29细胞存在较多的差异 张林 刘航 张媛玲 曾家兴 陈俊豪 丁杰关键词:结肠癌 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