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02-3013)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庆忠艾呈祥魏海蓉罗伯特·戴维斯赵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美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技术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樱桃
  • 2篇砧木
  • 2篇植株
  • 2篇矮化
  • 2篇矮化砧
  • 2篇矮化砧木
  • 1篇电加热
  • 1篇再生植株
  • 1篇水仙
  • 1篇农杆菌
  • 1篇秋水仙素
  • 1篇秋水仙素诱导
  • 1篇转化体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植株
  • 1篇六倍体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植株
  • 1篇基因转化
  • 1篇基因转化体系

机构

  • 3篇山东省果树研...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美国农业部

作者

  • 3篇魏海蓉
  • 3篇艾呈祥
  • 3篇刘庆忠
  • 2篇张力思
  • 2篇韩振海
  • 2篇赵彦
  • 2篇罗伯特·戴维...
  • 1篇马怀宇
  • 1篇王淑贞
  • 1篇张道辉

传媒

  • 2篇园艺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秋水仙素诱导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6号’获得六倍体再生植株被引量:13
2008年
以三倍体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6号’(Prunusceransus×P.canescens)的离体叶片为外植体,采用秋水仙素诱导处理再生出六倍体植株。将外植体首先在加有秋水仙素(50mg·L-1)、生长素(IBA0·5mg·L-1)和细胞分裂素(BA5·0mg·L-1)的改良WP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d,再转移到不含秋水仙素(其它成分相同)的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56d,再生出形态变异明显的新梢。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染色体倍性,确定其为六倍体新梢。六倍体植株与三倍体的‘吉塞拉6号’植株形态学上有明显差异。六倍体的试管苗已在大田移栽成活,并已成功高接在甜樱桃大树上。
刘庆忠马怀宇魏海蓉艾呈祥张力思赵彦罗伯特·戴维斯韩振海
关键词:樱桃矮化砧木秋水仙素六倍体再生植株
介质接触式电加热杀菌消毒装置及其在果树组培快繁中的应用研究
2007年
该文介绍了果树离体组培快繁过程中,对无菌组培材料切割分离工具杀菌消毒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应用现代控制和加热技术研制了新型自动化加热器。筛选出一种无毒无味耐高温的固体材料,加工成直径2 mm的球状体作为特种杀菌消毒介质。通过加热器对介质加热,利用介质的耐热贮热特性对无菌操作的切割分离工具进行接触式杀菌消毒。连续三年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酒精灯消毒操作难度大,速度慢,能耗大,对空气有污染,有火灾隐患等缺点。使果树组培快繁育苗分离植株速度提高了15.38%,耗能费用大幅度降低,无菌效果达到100%,并彻底避免了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
张道辉刘庆忠王淑贞艾呈祥魏海蓉
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6号’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吉塞拉6号’甜樱桃矮化砧木(Prunus cerasus×P.canescens)离体叶片外植体,在再生培养基附加生长素的条件下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EHA105(p35SGUS intron)介导研究了β-葡萄糖醛酸酶基因(GUS)的瞬时表达、稳定表达和转基因植株再生,证明了培养基中生长素(IBA或NAA)的存在可促进基因转化,转化效率比对照提高2倍以上。将500个叶片外植体与EHA105(p35SGUS intron)株系在含有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共培养,获得了11个转基因株系。采用PCR分析和South-ern Blotting核酸杂交,确定GUS基因已整合到矮化砧木‘吉塞拉6号’植株的染色体上。组织化学染色确定了GUS基因在植株体内的表达。
刘庆忠艾呈祥张力思魏海蓉赵彦罗伯特·戴维斯韩振海
关键词:樱桃GUS基因农杆菌转基因植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