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5KJ262)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学军张胜全杨森夏青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大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发生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咪唑斯汀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小鼠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内皮细胞生长
  • 1篇内皮细胞生长...
  • 1篇肥大
  • 1篇肥大细胞

机构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夏青
  • 1篇杨森
  • 1篇张胜全
  • 1篇张学军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咪唑斯汀对小鼠肥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mizolastine,MIZ)对小鼠肥大细胞(M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小鼠MC及IgE的获得、ELISA测定、RT-PCR。结果:(1)卵白蛋白诱导MC对VEGF的释放呈现时间依赖性增长。30min的抗原诱导,MC即可结构性表达VEGF,1h前MC对这些细胞因子的释放缓慢增长,1~4h时间段对VEGF的释放呈现急剧增长现象,峰值在4h,4h后VEGF释放值呈现滞长或逐渐降低,6h后比4h略降。(2)MIZ对IgE依赖方式诱导的小鼠MC的VEGF释放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3)MC结构性表达VEGFmRNA,经抗原诱导后mRNA表达增强明显,经不同浓度MIZ阻断后表达明显降低,呈现浓度依赖的方式。结论:MIZ对体外MC展示很强的抑制其VEGF的表达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多种途径。
夏青张胜全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肥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咪唑斯汀血管发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