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9)

作品数:11 被引量:112H指数:8
相关作者:史忠生薛罗陈彬滔何巍巍马凤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盆地
  • 4篇南苏丹
  • 4篇成藏
  • 3篇油藏
  • 3篇油气
  • 3篇勘探
  • 2篇岩性
  • 2篇岩性油藏
  • 2篇扇体
  • 2篇反演
  • 2篇成藏条件
  • 1篇地层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证据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断裂带
  • 1篇盐岩
  • 1篇油藏特征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史忠生
  • 4篇薛罗
  • 3篇陈彬滔
  • 3篇马凤良
  • 3篇方乐华
  • 3篇何巍巍
  • 3篇白洁
  • 3篇王天琦
  • 2篇刘计国
  • 2篇毛凤军
  • 2篇马轮
  • 2篇万仑坤
  • 2篇吕明胜
  • 2篇苏玉平
  • 2篇潘校华
  • 2篇王玉华
  • 2篇刘邦
  • 1篇袁志云
  • 1篇陈忠民
  • 1篇韩乾凤

传媒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非Melut盆地高砂地比地层成藏特征与富集规律被引量:8
2017年
Melut盆地为中非被动裂谷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盆地发育2种类型的高砂地比地层。其中,古近系Yabus组与Samma组区域性厚层砂岩与Adar组区域泥岩形成的区域性高砂地比地层为盆地勘探初期的主力成藏组合,主要形成各种反向断块、断鼻等构造油藏;上白垩统Galhak组近源局部性砂泥互层高砂地比地层为盆地中后期构造—岩性及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成藏组合,为盆地新的成藏组合和勘探层系。通过对Galhak组高砂地比地层油藏特征、富集规律、油藏评价与勘探方法的研究,首次提出"湖泛泥岩控藏"与"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控富"认识,指出湖泛泥岩是Galhak组高砂地比地层成藏主控因素,"高孔厚砂岩"是高产油层形成的储层条件,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是高产油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同时,提出了以湖泛泥岩划分与对比为基础的分层系评价,提高大套高砂地比地层的垂向研究尺度和评价精度;及以测井、录井、油藏地质等多方法相结合的油水综合判识,提高大套高砂地比地层复杂断块油藏油水关系与油藏认识的合理性。该研究提升了Melut盆地局部性砂泥互层高砂地比地层的勘探潜力,拓展了盆地勘探空间,对中西非相似被动裂谷盆地高砂地比地层的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史忠生王天奇薛罗何巍巍白洁韩乾凤
关键词:油藏特征
从类比中探索Muglad与Melut两大盆地勘探潜力与转型被引量:8
2014年
Muglad盆地和Melut盆地是中非裂谷系中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两个盆地,中国石油自1995年介入苏丹地区的油气勘探以来,在两大盆地迅速发现了一批大油田,使苏丹地区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石油"海外大庆"的重要支柱。目前两大盆地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需要进行勘探上的转型,以实现油田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以Muglad和Melut两大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和勘探实践为基础,论述了两大盆地进行勘探转型的必然性;同时,通过与国内渤海湾、松辽等相似裂谷盆地的类比研究,明确了新层系、主力产层岩性油气藏、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深层天然气是两大盆地重点潜力领域,可以从"三个勘探转移"来实现两大盆地的勘探转型,即"从主力产层向非主力产层转移,实现多层系勘探,立体勘探;从构造油藏向岩性地层油藏转移,实现勘探目标多样化,充分挖潜地下资源;从单一油藏勘探转向深浅层整体部署,油、气藏统一评价"。通过类比研究,坚定了Muglad和Melut两大盆地勘探信心,同时也明确了未来勘探方向。
史忠生王天琦方乐华李娟白洁何微微马凤良贾义容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东尼日尔盆地海侵的微体古生物和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30
2011年
东尼日尔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位于尼日尔东部,包括Termit、Tefidet、Tenere、Grein、Bilma等5个坳陷。在对位于Tenere坳陷的Saha-1井和位于Termit坳陷的Helit-1井的上白垩统泥岩岩屑样品的微体古生物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东尼日尔盆地晚白垩世发生海侵。Saha-1井上白垩统泥岩岩屑样品微体古生物鉴定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海相沟鞭藻、介形类、钙质超微、有孔虫等化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具有高丰度的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且指示海相沉积环境的标志物甲藻甾烷丰富。微体古生物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晚白垩世地层沉积于海相环境。晚白垩世为全球海平面高位期,东尼日尔盆地发生大规模海侵。在早白垩世,东尼日尔盆地以陆相沉积为主;在晚白垩世热沉降和海侵的背景下,东尼日尔各坳陷成为一个统一的海相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海相地层。
刘邦潘校华万仑坤毛凤军刘计国吕明胜王玉华
关键词:海侵晚白垩世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启示被引量:11
2018年
南苏丹Melut盆地北部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勘探部署,目前剩余构造圈闭少、面积小,难以满足勘探需求,勘探领域需向岩性油藏领域转移。以近200口探井的测井、录井、岩心,以及4 000多km^2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开展了Melut盆地烃源岩、沉积相及断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北部地区发育Jamous凹陷、Abyat凹陷、Moleeta凹陷和Ruman凹陷4个生油凹陷,油源条件优越;(2)白垩系Galhak组和古近系Yabus组上段发育三角洲前缘砂泥岩互层沉积,其岩性组合特征有利于岩性圈闭的形成;(3)断裂为Galhak组源内及Yabus组源上岩性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油气运移通道。Melut盆地北部地区具备形成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该认识指导了Ruman地区Galhak组上倾尖灭、Gasab地区Yabus组构造-岩性等一批岩性油藏的勘探发现,推动了Melut盆地岩性油藏的勘探进程。
王国林史忠生赵艳军陈彬滔薛罗
关键词: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南苏丹
南苏丹Melut裂谷盆地扇体的发现及油气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Melut盆地为中非剪切带走滑背景下形成的裂谷盆地,具有早期白垩世被动裂谷盆地和晚期古近纪—新近纪主动裂谷盆地相叠合的特征,长期以来一直围绕辫状河、三角洲等领域进行勘探。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在盆地北部凹陷识别出一系列扇体沉积,包括凹陷东部Abyat扇三角洲、西部Ruman近岸水下扇等。这些扇体主要形成于盆地初始被动裂谷期,发育于下白垩统Al Renk组烃源岩及烃源岩附近的白垩系Galhak组和Al Gayger组内,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条件。扇体的发现证实了Melut等中非裂谷盆地的初始被动裂谷期同样发育类似于主动裂谷盆地的扇三角洲、水下扇等各种扇体沉积,且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这一发现和认识拓展了中非裂谷盆地的勘探潜力和空间。
史忠生王天琦方乐华何巍巍白洁苏玉平庞文珠
关键词:南苏丹水下扇扇三角洲
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在阿姆河盆地A区块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1年
文中针对阿姆河盆地A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对纵波属性敏感的特性,以地质、测井信息为约束条件,通过拾取三维地震波的速度、有效振幅、频率等信息,应用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对A区块主要目的层的储层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获得以下认识:①阿姆河盆地A区块碳酸盐岩具层状反射特征,顶、底界为两组强反射,内部可以看到成层性较好、连续分布的反射波,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要以孔隙型为主,裂缝不发育,偶见微型溶孔、溶洞;②在研究区平面上的低速异常区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区带,低速异常区主要位于工区偏南部的东、西两端,其余大部分为较高的速度发育区,在构造高部位的低速异常带为有利钻探位置;③垂向上不同岩性在反演剖面上表现为不同的速度特征,即浅部的碎屑岩速度最低,中部膏盐层速度明显高于上部碎屑岩,下部碎屑岩层受压实作用影响速度高于上部碎屑岩层,主要目的层碳酸盐岩的速度最高。根据预测结果部署的两口探井均产出高产天然气流,证明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的预测结果准确、可靠。
张志伟王春生林雅平周天伟黄捍东赵迪
关键词:阿姆河盆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非线性随机反演
中非Melut盆地远源岩性油藏成藏条件与勘探对策被引量:16
2017年
研究了中非Melut盆地古近系远源岩性油藏形成条件、成藏特征及勘探对策,明确了Melut盆地强烈的断—坳分异现象是盆地发育富砂地层、形成远源成藏的主要原因。古近系Yabus组上段三角洲前缘相带发育,埋深浅、储层物性好、具备形成高产油藏条件,是Melut盆地寻找商业岩性油藏的理想层系。油源条件是古近系远源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由油源断裂控制的各种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是有利的圈闭类型。通过油水界面研究和烃类检测技术的应用,选择油水界面超过圈闭溢出点的已发现构造圈闭作为远源岩性及构造—岩性圈闭勘探的初选目标,可降低远源油藏勘探的油源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该研究明确了Melut盆地远源岩性油藏勘探层系、控制因素、成藏特征及勘探方法,拓展了北部成熟探区勘探空间,为北部成熟探区古近系远源岩性及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
史忠生薛罗牛慧赟王国林陈彬滔何巍巍马轮
关键词:古近系勘探对策
东尼日尔Termit盆地叠置裂谷的演化:来自构造和沉积充填的制约被引量:23
2012年
东尼日尔Termit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在充分应用钻井和地震解释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构造、沉积充填及主要区域性不整合面的特征,分析了该盆地的演化过程。盆地内主要发育两类断层,第一类断层形成于早白垩世,于古近纪发生继承性活动,第二类断层为形成于古近纪的新生断层。全盆地普遍存在4个主要区域性不整合面,分别位于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底部。下白垩统和古近系沉积特征受断层活动控制明显,上白垩统和新近系沉积中心位于盆地中部,在其沉积时构造活动较弱。构造和沉积充填特征表明,Termit盆地经历了白垩纪和古近纪—第四纪两期裂谷旋回叠置的演化过程。下白垩统和古近系沉积于同裂谷期,沉积充填受断层活动控制;上白垩统和新近系—第四系沉积于后裂谷期,以热沉降拗陷作用为主。
刘邦潘校华万仑坤毛凤军刘计国吕明胜王玉华陈忠民姜虹
关键词:沉积充填
小时窗火成岩镂空反演在西非B盆地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区位于非洲,储层具有砂地比低、砂层薄、物性较差的特点,沉积相带变化快,砂层连续性较差.同时区内火成岩发育,穿时现象严重,淹没砂泥岩特征等等难点.本文通过井的波阻抗特征分析,利用波阻抗特征在原始地震体中剔除火成岩,在砂泥岩体上以小时窗对砂泥岩的波阻抗特征来区分砂泥岩.同时,在纵向上,由于压实作用的影响,各层波阻抗值变化较快,无法在大时窗内进行整体反演,为了更好的在横向和纵向上对储层进行预测,应用"小时窗火成岩镂空法"对工区内薄储层进行预测.认为:在R区的以河道沉积体系为主,P区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准确进行了储层预测.其反演方法的设计理念是一种结合地质、地震、测井的的综合储层预测与检验方法.后续的钻探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对优质储层的预测符合率达到75%以上.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单一的地质或地球物理方法肯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这种多学科结合的预测方法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范兴燕郑浚茂肖坤叶宋红日王利余朝华卢学瀛袁志云
关键词:薄砂层河道扇体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构造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通过对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盆地结构、构造演化、构造特征、主要圈闭类型、不同类型反向断块圈闭形成机制等研究,深入探讨了Muglad盆地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反向断块圈闭是Muglad盆地最主要的圈闭类型,而主力产油区块1、2、4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一种是古隆起及斜坡区应力调节作用下的反向断块圈闭,该类型反向断块圈闭构造背景相对稳定,加之斜坡或古隆起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成藏构造。另一种为凯康槽两侧同沉积断裂带内因中非剪切带走滑扭动作用形成的局部反向断块圈闭,该类型反向断块圈闭受凯康槽边界断裂多期强烈活动影响具有保存难、不易成藏的特点。另外,凯康槽两侧盆地结构及构造演化差异进一步决定了油气平面富集差异。凯康槽东侧Shelungo、Bamboo和Unity隆起带的发育及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为油气富集创造了良好的圈闭和保存条件;而凯康槽西侧不发育类似的隆起带,由西部斜坡和西部断阶带组成。西部斜坡反向断层不发育,西部断阶带多期强烈活动使得凯康槽西侧油气发育程度整体不如东侧。受西部断阶带的多期改造,西部斜坡区具有多层系成藏的特点。
史忠生方乐华王天琦李碧宁苏玉平马凤良汪望泉
关键词:油气成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