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4089)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文中尹宏伟刘文陆现彩徐士进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川西同德麻粒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在扬子陆块西缘攀枝花~西昌(攀西)地区,中基性二辉麻粒岩被认为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结晶基底岩石。同德麻粒岩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常量元素中富Al,以及Ba、Sr、Ce、LREE的富集和Nb、Ta、Y、Yb、HREE亏损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不具有板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有关。Rb-Th和Nb-Ta亏损的共存,指示了同德麻粒岩的原始岩浆曾受到古老下地壳物质的混染。常量元素中TiO2的富集,与麻粒岩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过程有关。结合麻粒岩的锆石U-Pb测年结果认为,同德麻粒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844±12Ma)扬子陆块西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
- 刘文中
- 关键词:麻粒岩岩石地球化学新元古代
- 四川冕宁沙坝麻粒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及形成时代被引量:2
- 2006年
- 沙坝麻粒岩是扬子陆块西缘前寒武系变质杂岩的重要代表。麻粒岩具有Ba、Ce、LREE和Al的富集以及Nb、Ta、Zr、Hf、Ti和HREE亏损的岩石化学性质,结合对麻粒岩的Rb—Sr、Sm—Nd4、0Ar/39Ar和锆石U—Pb测年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表明沙坝麻粒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780Ma)扬子陆块西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根据对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历史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角闪岩相退变质的流体作用对麻粒岩的Rb—Sr、Sm—Nd和40Ar/39Ar同位素计时体系产生了严重干扰,这也是沙坝麻粒岩峰期变质和角闪岩相退变质时代难以确定的重要原因。
- 刘文中
- 关键词:麻粒岩岩石地球化学新元古代
- 扬子陆块西缘康定杂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被引量:5
- 2006年
- 攀西麻粒岩是扬子陆块西缘康定杂岩的重要代表。通过对麻粒岩Rb—Sr、Sm—Nd、^40Ar/^39Ar和铬石U—Pb测年结果的比较,结合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历史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对麻粒岩的Rb—Sr、Sm—Nd和^40Ar/^39Ar同位素计时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多个岩体铬石U—Pb测年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康定岩浆—变质杂岩形成于新元古代(860~750Ma)。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还指示了康定杂岩形成于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
- 刘文中
- 关键词:康定杂岩构造环境新元古代
- 金沙江河流悬浮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系统测定了金沙江和岷江16个采样点的河流悬浮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金沙江悬浮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其他河流基本相同,而(LREE/HREE)N值较低,其主河道悬浮物的(Eu/Eu*)N略高于北美页岩;支流悬浮物的(La/Yb)N和(Eu/Eu*)N差别较大,亦与主河道有较大差别。受流域内矿化带和采矿影响,悬浮物中Cs、Cu、Pb、Bi、Sn、Ti、V、Cu、Cr、Co相对富集。岷江悬浮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金沙江主河道相似。综合研究表明,悬浮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流域内出露岩性,金沙江支流、通天河(直门达)到树地桥段、攀枝花到水富段的物源有所不同,悬浮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所差异。金沙江段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物质来源,对中下游物源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刘文徐士进陆现彩杨杰东吴卫华尹宏伟
- 关键词:悬浮物稀土元素风化作用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