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398) 作品数:12 被引量:89 H指数:6 相关作者: 石先阳 刘滨扬 刘蔚秋 孙庆业 金大为 更多>> 相关机构: 安徽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被引量:8 2009年 以蔗糖为碳源,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中培养出沉降性能良好的黑色好氧颗粒污泥.以其作为吸附剂,研究颗粒污泥对染料孔雀绿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Langmu ir吸附等温模型能较好地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揭示好氧颗粒污泥对孔雀绿的吸附为颗粒污泥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52.63 mg.gSS-1,且在pH为6时,吸附效果较好.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孔雀绿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颗粒污泥对孔雀绿的平衡吸附量随污泥浓度的升高而减小.研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可作为经济、有效的生物吸附剂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 詹婧 孙庆业 石先阳关键词: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生物吸附 孔雀绿 等温吸附 低温胁迫后苔藓植物对模拟氮沉降条件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4 2011年 2008年初受强寒潮的影响,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的异常低温。该文研究了华南地区常见的3种苔藓植物--刺边小金发藓拟刺亚种(Pogonatum cirratum subsp.fuscat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和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在人工模拟氮(N)沉降两年并经历2008年初异常低温气候后的生理响应变化,并与2007年正常气候情况下人工加N一年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苔藓植物的生长与N沉降之间的关系,并探讨N沉降对低温胁迫后苔藓植物的补偿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008年3种苔藓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在加N量为0-60kg N·hm-2·a-1的范围内均随着N浓度的上升而下降,总N含量在加N量处于0-40kg N·hm-2·a-1的范围内随着N浓度的上升而上升,至60kg N·hm-2·a-1时不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2008年,3种苔藓植物大多数碳氮代谢指标在对照及低N条件下与2007年加N1年且在正常气候时同种N处理时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上升幅度与加N浓度成反比,至中高N条件时两者常较接近,显示苔藓植物在经历低温胁迫后会出现超补偿效应,但是在N沉降升高的条件下,补偿生长能力下降。 刘滨扬 刘蔚秋 张以顺 雷纯义关键词:苔藓植物 低温胁迫 氮沉降 氯仿处理厌氧污泥发酵制氢中微生物多样性的解析 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仿对厌氧污泥产氢及其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氯仿浓度为0.050%时,累积氢、氢气产率、VFA和总糖降解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639mL、1.71molH2/mol消耗葡萄糖、2880mg/L和85%。利用PCR-DGGE技术对不同浓度氯仿处理的污泥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种群结构进行分析显示,4个细菌克隆属于Clostridia,2个细菌克隆分别属于Acidobacteria和δ-proteobacteria,其他4个均属于不可培养细菌。Clostridia中的4个菌群均属产氢菌群,条带7中含有的细菌可能属于HPB。发酵产氢后的污泥样品C3(氯仿浓度=0.05%)中细菌类型主要有:Megasphaera sueciensis、Megasphaera paucivorans、Clostridium cellulosi、Clostridium sp.和不可培养细菌,为最适产氢群落结构。 金大为 孙庆业 石先阳关键词:PCR-DGGE 产氢菌 Fe^(3+)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及硝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21年 在3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进水中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1、10、0 mg/L的Fe^(3+),形成R1、R2和R3,研究Fe^(3+)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并对其硝化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反应器皆能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Fe^(3+)对污泥颗粒化进程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对污泥颗粒形貌影响较大;低含量Fe^(3+)(质量浓度1 mg/L)会显著提高好氧颗粒污泥的COD去除率与NH4+-N转化能力,Fe^(3+)可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硝化过程;采用Monod模型对硝化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最大比去除速率vm1>vm2>vm3,进一步表明低含量Fe^(3+)更易实现高效的硝化过程。高通量测序结果则证实Fe^(3+)的投加可提升好氧颗粒污泥的脱氮除碳性能。 杨其学 石先阳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硝化特性 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光系统Ⅱ对氮沉降的响应特征 2010年 对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在不同模拟氮沉降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加氮对石地钱的光系统Ⅱ产生明显影响,40和60 kg.hm-2.a-1(以N质量计)处理对其光系统Ⅱ产生严重破坏。加氮导致植物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降低,并导致PSⅡ反应中心电子受体侧的氧化还原状态及异质性发生变化,破坏电子传递链,叶片吸收的光能无法在电子传递链中消耗,迫使其大幅提高荧光和热耗散的比率以消耗掉电子传递链中的能量,从而使光系统Ⅱ的性能指数大幅下降。对推动力指数的分析显示,QA-后面的电子传递对加氮最为敏感。 雷纯义 刘蔚秋 刘滨扬 张以顺关键词:氮沉降 移动床序批式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特性及功能菌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悬浮填料上生长生物膜替代传统SBR中活性污泥研究移动床序批式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性能,通过一个典型周期内水质各理化指标的变化及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生物膜脱氮除磷机理。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00 mg/L,NH_4^+-N为40 mg/L,TP为8 mg/L时,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91.1%、81.9%、72.7%,在MSBR内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反应器运行的好氧阶段,同步硝化反硝化率达89.7%,聚磷菌中反硝化聚磷菌比例为92.3%。成熟生物膜中AOB、NOB、PAOs、GAOs占总菌比例分别为(40.45±10.89)%、(5.74±1.27)%、(4.10±0.85)%、(26.00±6.25)%,推测生物膜中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较多的GAOs保持了一定水平的内碳源反硝化,但与PAOs竞争会导致除磷效果的不稳定。 陶先超 李维 石先阳关键词:同步脱氮除磷 弗赖森草螺菌RE3-3合成生长素及其促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弗赖森草螺菌RE3-3菌株的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素(IAA)生物合成的影响,并观察菌株合成IAA对芦苇及香蒲幼苗的促生影响。在单因素筛选和菌液初始浓度确定的基础上,对菌株RE3-3合成IAA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IAA标准物质为对照,对菌株合成IAA促进芦苇及香蒲苗的生长能力进行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分析鉴定其产物为IAA;培养基中含0.07%L-色氨酸及1%葡萄糖,在p H 7.0、温度30℃、培养时间48 h的最佳培养条件下,菌株RE3-3可产生最大量的IAA(74 mg/L);菌株合成IAA作用芦苇及香蒲苗时,其促生效果最显著,植株根长、茎长明显提高。通过改变菌株RE3-3的培养条件,可提高其合成IAA的能力,且菌株RE3-3合成IAA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 程怀月 石先阳关键词:促生作用 啤酒废水的厌氧发酵产氢 被引量:7 2010年 对经热处理后的厌氧污泥利用啤酒废水厌氧产氢的影响因素(温度、初始pH值和有机物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初始pH值对厌氧产氢过程均有显著影响。最佳温度为35℃,此时,比产氢速率、氢气产率、VFA含量与总糖降解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0.16mL/g-VSS.h、0.1673mL/mg.COD、4640.0mg/L和95.20%。最适初始pH值为6.0~7.0,在此范围内氢气产率、VFA含量、总糖降解率均可获得最大值。一个半经验模型适用于描述初始pH值与氢气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35℃、初始pH值6.5的条件下,有机物浓度COD1000mg/L~2000mg/L时,总糖降解率与VFA产率均获得最大值。底物抑制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OD1587mg/L时,氢气产率(0.1935mL/mg.COD)达到最大。 金大为 孙庆业 石先阳关键词:温度 PH值 有机物浓度 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 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不同初始浓度Cu2+、Zn2+和pNP对污泥增长率、污泥容积指数(SVI)的影响,对比分析Cu2+、Zn2+对污泥COD去除率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Cu2+、Zn2+及pNP浓度的增加,污泥增长率呈下降趋势,SVI值则变化较小,且三者最佳抑制浓度分别为9、15、20 mg.L-1.Zn2+对污泥分解有机物(COD去除)活性的抑制作用小于Cu2+.Cu2+-pNP共存时对污泥减量化作用更为明显,最佳抑制浓度比(Cu2+∶pNP)为9∶1. 石先阳 凌晨慧 鲍婷 谢继峰 周芬 盛雅琪关键词:污泥减量化 重金属 解偶联剂 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被引量:20 2017年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同时好氧反硝化功能菌N7,经分析鉴定为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醋酸钙不动杆菌)。以硫酸铵为氮源、丁二酸钠为碳源,菌株N7对NH+4-N去除率高达99.2%,TN去除率为67.1%,异养硝化效果较好。分别以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氮源,在30℃,150 r·min-1下培养,其TN去除率分别为62.7%和75.0%,表明N7具有良好的好氧反硝化效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7的最佳反硝化条件为:温度30℃、转速230 r·min-1、C/N 35、pH 8.1。 田雪雪 程玉立 张圆圆 石先阳关键词:异养硝化 好氧反硝化 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