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9C12012)

作品数:2 被引量:42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玉学吕豪豪杨生茂邵玲玲陈庆飞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草
  • 2篇土壤
  • 1篇养分
  • 1篇有机碳
  • 1篇栽培
  • 1篇生草栽培
  • 1篇生物量碳
  • 1篇水溶性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量
  • 1篇微生物量碳
  • 1篇物量
  • 1篇细菌群落
  • 1篇活性
  • 1篇果园
  • 1篇果园生草

机构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2篇杨生茂
  • 2篇吕豪豪
  • 2篇刘玉学
  • 1篇杨慧敏
  • 1篇钟哲科
  • 1篇廖敏
  • 1篇王耀锋
  • 1篇公丕涛
  • 1篇何莉莉
  • 1篇陈庆飞
  • 1篇邵玲玲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桃园生草对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库组分的影响被引量:37
2014年
果园生草是解决传统清耕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和果品品质变劣的果园地面管理措施之一。阐明不同牧草种类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是实现果园土壤生态管理、促进有机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完善和果园土壤质量提高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桃园人工种植黑麦草和毛苕子对土壤总有机碳(TOC)及其活性组分(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以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探明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种植对桃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清耕对照(CK)相比,种植黑麦草后土壤TOC、MBC和WSOC分别提高了5.13%、76.4%和18.1%,种植毛苕子土壤LFOC提高了11.3%,土壤HFOC降低了13.2%,但对土壤TOC、MBC和WSOC未产生显著影响。此外,黑麦草显著提高土壤较大粒级(>74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而毛苕子则显著降低土壤较小粒级(<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提高TOC而言,在桃园种植禾本科牧草黑麦草优于豆科牧草毛苕子。土壤MBC、WSOC、LFOC以及HFOC可以作为指示桃园土壤质量提高与否、表征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
王耀锋邵玲玲刘玉学吕豪豪陈庆飞廖敏杨生茂
关键词:果园生草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
生草栽培对桃园土壤养分特性及细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研究生草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特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探讨桃园生草栽培的土壤生态机理,在浙江杨渡桃园培育区设计了套种黑麦草、套种毛苕子和清耕杂草(对照)3个处理,并采集不同样地表层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套种黑麦草、毛苕子8个月后,桃园土壤(0~20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等指标,没有随着套种带来的土壤养分竞争增加而减少;相反,有机质、全氮等出现增加的趋势。同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不同生草桃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表征得到,与清耕杂草土壤管理方法比较,套种牧草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有所提高,优势菌群数量增加幅度明显,尤其是套种毛苕子。研究表明,黑麦草、毛苕子套种对维护桃园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中养分元素淋失和提高土壤的细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何莉莉杨慧敏钟哲科公丕涛刘玉学吕豪豪杨生茂
关键词:生草栽培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