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121)

作品数:12 被引量:82H指数:5
相关作者:刘东艳王玉珏邸宝平张莹孙慧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空间分布特征
  • 4篇潮间带
  • 4篇沉积物
  • 3篇同位素
  • 3篇环境因子
  • 3篇海域
  • 3篇表层沉积物
  • 2篇叶绿素A
  • 2篇植物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邻近海域
  • 2篇近海
  • 2篇近海域
  • 2篇浮游植物
  • 2篇
  • 1篇大型海藻
  • 1篇氮浓度
  • 1篇底栖硅藻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烟...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山东省海洋资...

作者

  • 11篇刘东艳
  • 10篇王玉珏
  • 3篇邸宝平
  • 2篇张莹
  • 1篇王跃启
  • 1篇王艳霞
  • 1篇王小冬
  • 1篇龚骏
  • 1篇张晓黎
  • 1篇高伟明
  • 1篇孙西艳
  • 1篇唐丹玲
  • 1篇吴辉
  • 1篇张晶晶
  • 1篇郭慧丽
  • 1篇刘丽雪
  • 1篇李欣
  • 1篇彭亚君
  • 1篇王恩辉
  • 1篇徐帅帅

传媒

  • 3篇海洋通报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半岛北岸不同生境潮间带浮游细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提取山东半岛北岸不同类型潮间带海水样品的总DNA,构建16S r DNA文库,利用群落相似性分析(ANOSIM)和非度量多维尺度转换排序(NMDS),探究潮间带类型对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对比了与近海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浮游细菌的丰度及多样性受到潮间带类型的影响,烟台养马岛泥滩、石滩、辛安河沙滩、黄河三角洲碱蓬区和天鹅湖海草区以变形菌门占优势,而黄河三角洲米草区以拟杆菌门为优势菌,其中,天鹅湖海草区浮游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潮间带海水中浮游细菌的组成与近海存在显著差异,潮间带浮游细菌的丰度及多样性均显著高于近海。推测季节因素、植被类型、有机质来源可能是造成潮间带不同生境与近海浮游细菌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因素。
王恩辉张晓黎张莹龚骏刘东艳王玉珏
关键词:潮间带浮游细菌多样性核糖体DNA
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本文对莱州湾2014年5月和9月水文、化学和生物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两个月份的盐度、溶解性无机氮(DIN)与溶解性无机磷(DIP)均值差别较小,均值分别相差0.80,4.90μmol/L,0.01μmol/L;而平均温度在9月份较5月份升高了11.0℃,溶解性硅酸盐(DSi)平均浓度升高了6.02μmol/L。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调查期间不存在氮限制,5月份仅1个站位存在DIP相对限制,但80%的站位存在硅限制;相反,9月份86.7%的站位存在DIP的相对限制,仅有1个站位存在硅限制。雨季降水的增多,尤其7月份黄河调水调沙带来的大量泥沙,可能是缓解莱州湾硅限制的重要因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响应了环境变化,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在9月份显著高于5月份。通过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发现DSi浓度和海水温度升高是引起两个月份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重要环境因子,其中,硅藻群落对温、盐变化的敏感性低于甲藻群落。
孙慧慧刘西汉孙西艳孙西艳王玉珏
关键词:浮游植物环境因子
莱州湾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被引量:16
2018年
基于2004-2014年期间,在莱州湾5月及8月开展的22个航次调查结果,研究了莱州湾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莱州湾溶解态无机氮(DIN)、可溶性磷酸盐(PO_4-P)、可溶性硅酸盐(SiO_3-Si)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莱州湾西南近岸尤其是小清河口海域,小清河及邻近区域陆源输入是影响莱州湾营养盐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2004-2014年莱州湾DIN中位值变化范围8.14~53.98μmol/L,尽管2004年以来莱州湾DIN浓度呈现降低的年际变化趋势,但仍然高于历史数据。硝酸盐是DIN的主要形态,贡献了DIN组成的83%,亚硝酸盐和铵盐的含量占比分别为7%和10%。莱州湾PO_4-P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中位值变化范围为0.03~0.49μmol/L。SiO_3-Si中位值变化范围8.5~52.9μmol/L,8月份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小清河营养盐入海通量与莱州湾营养盐含量年际波动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是影响莱州湾营养盐年际波动的重要因素。莱州湾DIN/PO_4、SiO_3/DIN、SiO_3/PO_4中位值变化范围分别为:78.9~1112.4、0.2~2.2、40.2~442.5,其中DIN/PO_4、SiO_3/PO_4年际变化呈升高趋势,SiO_3/DIN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2004-2014年调查期间,莱州湾存在严重的磷限制及季节性的硅限制,营养类型由20世纪80、90年代的贫营养转变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且磷限制的程度呈加剧趋势。
姜会超王玉珏李佳蕙陶慧敏白艳艳苏博刘东艳
关键词:营养盐年际变化
潮间带大型海藻氮稳定同位素的环境指示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对烟台潮间带大型海藻组织中总碳(TC)、总氮(TN)、氮稳定同位素(δ15N)和水环境参数的分析,对氮营养盐来源进行了判定,并筛选了合适的指示性藻种。烟台潮间带大型海藻的δ15N值均位于6.18‰~10.99‰之间,指示了生活污水与养殖排放是海水氮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其中月亮湾(S1)主要受生活污水影响,养马岛(S3)受养殖排放影响更明显,而渔人码头(S2)同时受生活污水和养殖排放影响。绿藻门的孔石莼(Ulva pertusa)和肠浒苔(Enteromorpha intestinalis)对氮营养盐有较好的吸收和贮存能力,同时在利用氮营养盐的过程中分馏作用不明显,较适合于作为氮营养盐来源的指示藻种。
王玉珏邸宝平李欣刘东艳
关键词:大型海藻指示物
2013年夏季渤海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通过对2013年7月渤海海域26个站点温度、盐度、营养盐及叶绿素a(Chl 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受渤海水深和夏季陆源河流输入影响,近岸水域表现出明显的高温、低盐与高营养盐特征,且垂直变化特征不显著;在水深较深的辽东湾湾口和渤海海峡,海水呈现明显的层化现象,表层水温高于中底层,而表层盐度与营养盐浓度则低于中底层。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渤海夏季磷酸盐浓度存在显著的绝对与相对限制,而受河流输入影响,硅酸盐的相对限制得到显著缓解。表层Chl a浓度的高值区位于滦河及复州河河口附近海区,中层与底层的高值区则出现在滦河与黄河口附近。Chl a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盐度、磷酸盐与硅酸盐的浓度、氮磷比、氮硅比是影响Chl a浓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且温度还影响到Chl a浓度的垂直分布。
张莹王玉珏王跃启刘东艳
关键词:叶绿素A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我国典型潮间带底栖硅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底栖硅藻是河口、泥质海滩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其数量与分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多种海洋生物的饵料供给、海鸟的生存与迁徙。通过对我国从南到北14个典型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底栖硅藻的分析,共鉴定出硅藻153种,其物种多样性(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1.61~4.39)与生物量(范围:0.09×10~3~10×10~3个/g,干质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与相似性分析检验(r=0.738,P=0.1%<0.01)表明,14个调查区域的硅藻群落在空间上可分为4个大的组合,分别对应着渤、黄、东、南海4个区域,吻合了我国近海浮游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底栖硅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受沉积物类型与盐度的影响显著,泥质区域更有利于硅藻的保存,而生物多样性在泥砂质低盐区域相对较高。此外,底栖硅藻生物量与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δ^(13)C数值的空间变化范围为-25‰^-20‰,指示了有机质陆海混合的特征,其中,涧河河口、黄河口、大沽河口、苏北浅滩区域,δ^(13)C数值明显偏正,表明底栖硅藻可能是这些区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重要贡献者。
徐帅帅邸宝平王玉珏刘东艳王小冬
关键词: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底栖硅藻空间分布特征有机碳
Distribution of diatoms and silicoflagellate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Yellow Sea and offshore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China被引量:3
2016年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liceous microfossils(diatoms and silicoflagellate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was mapped at 113 sites in the Yellow Sea and sea areas adjacent to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China. In total,267 diatom taxa and two silicoflagellat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sediments. The spatial variations in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distinct geographic patterns using Q mode clustering: a south-north geographic pattern,a coastal-offshore pattern and a unique pattern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The south-north geographic pattern was related to the spatial variations in sea temperature. C oscinodiscus oculatus,a warm-water species,indicated these variations by a gradual decrease in abundance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The coastal-offshore pattern was in response to the spatial variations in salinity. Cyclotella stylorum,Actinocyclus ehrenbergii and Dictyocha messanensis,the dominant brackish species in coastal waters,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the isobaths of approximately 30 m,where the salinity was higher than 31. Paralia sulcata and Podosira stelliger indicated the impact of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in the central Yellow Sea. The unique pattern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mouth showed the highest species diversity but lower abundance,apparently because: freshwater inpu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brackish species; nutrients can supply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nd high sedimentation rates can dilute the microfossil abundance in the sedimen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an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e.g.,nutrient levels,sedimentation rate,sea temperature,salinity and water depth) determine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liceous microfossi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王艳娜刘东艳邸宝平石雅君王玉珏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黄海海域盐度变化
液质联用技术在测定浮游植物色素与粒级分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为探讨液质联用技术在测定黄海浮游植物特征色素含量与粒级分类中应用的可行性,在黄海47个站位取表、中、底三层水样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HPLC-MS/MS)两种仪器的色素检测结果。研究发现UHPLC-MS/MS的灵敏度更高,但多数情况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吻合度较好,均适用于黄海色素样品的测定。叶绿素a(Chl a)浓度和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半岛近岸和长江口东北侧海域,Chl a浓度较高,小型浮游植物占优势;黄海冷水团海域,Chl a浓度较低,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比例明显升高。该航次的Chl a绝对浓度和不同粒径浮游植物的贡献率与历史数据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这与调查时间、站位以及粒级分析方法的差异有关,需进一步比较研究。
张晶晶刘东艳刘东艳王晓峰
关键词:粒级结构
2012年春季渤海中部及邻近海域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分析了2012年春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32个站点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渤海中部靠近黄河口邻近水域相对于其他水域,呈现出相对较高的水温和较低的盐度,这与黄河淡水输入以及近岸水深相对较浅有密切关系。营养盐浓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黄河口附近海域较高,在垂直分布上表现为中、底层高于表层,显示出黄河水输入与沉积物营养盐再释放的影响;此外,营养盐浓度与结构显示,渤海海域存在明显的磷和硅限制,磷限制尤其严重。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显示,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高值区出现在渤海湾湾口处,而中层与底层的叶绿素a浓度高值区出现在渤海中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磷酸盐和温度是影响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重要因素,而中、底层叶绿素a浓度主要受磷酸盐的影响。
刘丽雪王玉珏邸宝平刘东艳
关键词:叶绿素A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2016年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2020年
2016年夏季,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采集了5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分析样品的粒级组成、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其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等相关指标,探讨了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来源及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与海域周边陆源有机质输入、沉积物粒径及海流影响密切相关,长江口外南侧海域和浙江外海泥质区是TOC、TN的高值区(TOC>0.5%,TN>0.08%),长江口北侧的砂质粉砂区为低值区(TOC<0.4%,TN<0.05%)。δ^13C(-23.94^-20.49‰)与TOC/TN(6.45~11.16)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数值范围显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是海洋和陆地来源的混合;通过分析陆源有机碳的相对贡献率(f:13.00~58.45%)与海源有机碳(TOCmarine:0.12~0.55%)可知,陆海物质来源比例的变化与离岸距离及长江冲淡水的路径密切相关,海源有机质在123°E以东海域显著增加。δ^15N(3.66~5.38)的数值显示,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氮的来源受该海域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氮来源的指示方面需要进一步联合其他相关参数进行确定。
王晓峰刘东艳吴辉王玉珏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有机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