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818098)
- 作品数:9 被引量:221H指数:6
- 相关作者:陈建林许继峰王保弟康志强任江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西藏南部桑日群火山岩的时代:来自晚期马门侵入体的约束被引量:23
- 2010年
- 位于拉萨地块南缘的桑日群火山岩通常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沿拉萨地块南缘向北俯冲消减的产物,但其喷发持续时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约束。在桑日群火山岩系中识别出一套稍晚于桑日群火山岩的侵入岩脉,脉岩中的锆石用U-Pb LA-ICPMS法测得年龄为(93.4±1.1)Ma。据此认为桑日群火山岩的喷发时间应不晚于93.4 Ma。前人的研究表明桑日群的活动时限可以追溯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因此其所代表的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至少从晚侏罗世延续到了93.4 Ma左右。另一方面,这些侵入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俯冲成因的桑日群弧火山岩,如埃达克岩(麻木下组)和钙碱性的火山岩(比马组),而与东部朗县和里龙一带的侵入岩非常相似,它们很可能是板片俯冲导致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这种差异暗示在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过程中其深部动力学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 康志强许继峰陈建林王保弟董彦辉
- 关键词:俯冲消减拉萨地块
- 青藏高原南部谢通门侏罗纪埃达克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3
- 2013年
- 青藏高原南部谢通门地区出露一些中侏罗世的闪长岩,岩石具有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高的SiO2(>59%)、Sr(771~798μg/g)、低HREE和Y(<12μg/g)含量,高Sr/Y(>64)、La/Yb(4.4<(La/Yb)N<19.2)值,较高的MgO(3.02%~3.17%),具有一定Sr正异常和无明显Eu负异常。拉萨地块南部在中侏罗世时期不仅发育有基性和酸性的岩浆作用,而且还发育有斑岩型矿床——雄村斑岩Cu-Au矿床。另外,谢通门闪长岩具有与太平洋西北部Bowes Ridge地区中基性埃达克质岩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后者形成于中新世俯冲大洋板片断离的构造环境之中。因此研究区中侏罗世谢通门闪长岩很可能为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并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 呼建雄陈建林张占武姚胜王贝杨文许继峰邬建斌黄丰曾云川
- 关键词:地球化学埃达克质岩中侏罗世青藏高原
- 云南中甸地区翁水晚三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三江"构造带中甸弧北部的印支期岩浆活动目前尚无正式的研究报道。本文的岩石学及年代学的研究表明,中甸弧北部的翁水地区存在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些火山岩在211.1±1.5Ma喷发,与该地区的印支期火山岩与斑岩矿床的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一致。翁水安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以中性的安山岩为主,具有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的典型岛弧岩浆成分特征。与同一构造单元内中甸弧南部的烂泥塘-浪都安山岩进行主、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均具有正常岛弧火山岩的成分组成特征。结合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初步认为中甸弧北部的翁水和南部的烂泥塘-浪都安山岩以及该区域的成矿斑岩很可能形成于同一构造-岩浆事件,都是甘孜-理塘洋晚三叠世俯冲作用的岩浆产物。
- 陈玲许继峰陈建林任江波黄肖潇
- 关键词:地球化学火山岩
- 冈底斯岩浆岩带南部桑耶寺北莫郎侵入体年代学和岩石成因被引量:4
- 2011年
- 莫郎岩体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中段,泽当镇桑耶寺北,主要由辉石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57Ma,具有高硅(70.1%~74.4%),低-高钾(1.3%~5.2%),低镁(0.2%~1.2%),强烈Eu、Sr负异常等特征,Zr/Nb-Zr和AFM-CFM图解表明,其形成于初生地壳物质和变质杂砂岩的低度部分熔融。辉石闪长岩和闪长岩形成时代为52~54Ma,具有低硅(53.2%~58.6%),中-高钾(1.3%~2.5%),高镁(3.2%~3.9%),弱-强烈Eu、Sr负异常等特征,与曲水岩基中基性侵入岩特征相似,是直接注入到下地壳中地幔岩浆与初生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壳源岩浆的混合产物。
- 郭丽爽刘玉琳刘鸿飞梁婷王政华陈磊
- 关键词:年代学岩石成因
- 中甸岛弧红山地区两期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46
- 2012年
- 青藏高原东部中甸岛弧红山地区发育有印支期和燕山晚期两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主要集中在~216Ma和~76Ma两个时期。印支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于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背景下,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形成于印支期的红山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如高Sr(平均为938×10-6)、低Y(平均为18.6×10-6)、Yb(平均为1.7×10-6)含量,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平均为20.1),同时也有着较高的Mg#(平均为51)、Cr(平均为103×10-6)、Ni(平均为22×10-6)含量,指示印支期红山中酸性岩与普朗-雪鸡坪成矿岩体有着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二者可能有着相似的物质源区和成岩模式。而形成于燕山晚期的红山花岗斑岩具有低Sr含量(平均为149×10-6)和更低的Y(平均为10.8×10-6)、Yb(平均为0.9×10-6)含量,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平均为56.0),明显区别于义敦岛弧弧后区的高贡-措莫隆A型花岗岩,前者很可能是红山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中甸岛弧发育于燕山晚期的斑岩型矿床,我们认为该地区发育于燕山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作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下。
- 黄肖潇许继峰陈建林任江波
- 关键词:斑岩矿床地球化学
- 冈底斯东段汤不拉斑岩Mo-Cu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与成因研究被引量:31
- 2010年
- 汤不拉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目前识别出的最东部的一个大型斑岩矿床,但是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年代学约束。本文通过对成矿斑岩的系统地球化学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和辉钼矿Re-Os方法研究了汤不拉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研究结果显示汤不拉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9.72±0.20Ma;而辉钼矿Re-Os年龄为20.9±1.3Ma,成岩和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斑岩体与矿化的形成时间相近。汤不拉成矿斑岩具有与埃达克质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高Sr、Sr/Y、(La/Yb)N,亏损重稀土Yb与Y,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并具有与新生地壳源林子宗群火山岩相似的(87Sr/86Sr)i(0.70598~0.70676)和εNd(t)(-1.75~-3.27)同位素特征。本文认为汤不拉埃达克质成矿斑岩可能起源于增厚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是在中新世后碰撞构造环境中在板片断离作用下导致的成岩和成矿事件。综合区域上的已有资料,可知整个冈底斯斑岩成矿带后碰撞成矿阶段成岩时间为21~12Ma,成矿时间集中在17~13Ma,成矿时间持续大约4Ma,而汤不拉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后碰撞阶段最早形成的斑岩矿床之一。
- 王保弟许继峰陈建林张兴国王立全夏抱本
- 关键词:埃达克质岩冈底斯成矿带
- “三江”地区与青藏高原内部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地球化学对比:地幔源区的差异及其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三江"地区和青藏高原内部广泛分布有新生代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MgO>6%,K2O/Na2O>1),通常认为它们应起源于地幔源区,虽然它们均有着富钾、富集LILE和亏损HFSE的共同特征,并在形成时代上有着一致性,但青藏高原这些在不同区域的早第三纪火山岩在地球化学特征有显著的差异。"三江"地区同高原内部高镁钾质岩相比具有明显高的εNd(t)值,指示前者起源于一个相对亏损的富集地幔源区。青藏高原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可能源于与古俯冲环境相联系的富集地幔源区,但不同地区的富集物质和地幔源区矿物组成以及形成深度却是各不同。青藏高原内部高镁钾质岩的形成可能与高原腹部始新世下地壳的拆沉有关;而"三江"地区早第三纪高镁钾质岩可能与发生在50~40Ma北向俯冲的特提斯大洋板片断离有关。同时早第三纪特提斯大洋板片的北向俯冲和断离对"三江"地区在该时期的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成矿过程有着重要的贡献。
- 陈建林许继峰王保弟康志强
- 关键词:早第三纪地球化学
- 拉萨地块北部去申拉组火山岩: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南向俯冲的产物?被引量:85
- 2010年
- 拉萨地块广泛分布有中生代的岩浆活动,研究它们对于认识特提斯洋的演化和理解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首次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缘的去申拉组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主、微量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去申拉组火山岩主要包括亚碱性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主体为中钾钙碱性系列;其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主体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右倾型,少数具有较平坦的配分模式,无Eu异常;具有低Sr、高Nd(εNd:0.32~5.29)同位素特征,表明其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暗示其为俯冲带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去申拉组火山岩代表了特提斯班公湖-怒江洋盆沿拉萨地块北缘南向俯冲消减的产物,从而为中生代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南向俯冲消减提供了直接的岩石学证据。
- 康志强许继峰王保弟陈建林
- 关键词:拉萨地块班公湖-怒江俯冲消减
- 拉萨地块中北部晚白垩世(约90Ma)拔拉扎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36
- 2011年
- 拉萨地块中北部形成于90-88Ma的拔拉扎含矿斑岩具有明显的埃达克质岩特征:高SiO2(〉69%)、Al2O3(平均为15·89%)、Sr(平均为354×10-6),低Y(平均为12·97×10-6)、Yb(平均为0·95×10-6)含量,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平均为19·8);同时它们有着高Mg#(平均为65)、Cr(平均为107×10-6)、Ni(平均为13×10-6)含量。研究区这些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的含矿斑岩并非源于俯冲洋壳、底侵或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也不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而很可能是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另一方面,南向俯冲的Slainajap洋壳或班公湖-怒江洋壳的断离也可能诱发板片窗上部的壳幔物质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研究区的含矿斑岩。
- 余红霞陈建林许继峰王保弟邬建斌梁华英
- 关键词:晚白垩世含矿斑岩地球化学拉萨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