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0852nm04600)
-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 相关作者:胡静柴维敏姜婷婷汪登斌陈克敏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特点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表现及MRI的诊断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乳腺磁共振图像的形态学特点、动态增强方式及扩散加权成像特点。结果:18例导管原位癌的形态学表现及增强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肿块型13例(72.2%),包括不规则片状6例和段状改变7例,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Ⅱ型者12例,Ⅲ型者1例;另一类表现为肿块型,5例(27.8%),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Ⅰ型者1例,Ⅱ型者2例,Ⅲ型者2例。弥散加权成像发现病灶15例,检出率达83.3%,表面扩散系数(ADC)<1.30×10-3mm2/s有10例。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MR图像上多表现为非肿块的段状分布及片状分布的异常强化,少数也可表现为肿块型改变,弥散加权成像在定性诊断上能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 胡静汪登斌姜婷婷柴维敏陈克敏
- 关键词:乳腺疾病导管原位癌磁共振成像
- 三阴性乳腺癌的MRI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特征性MRI影像学表现,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方法:分析有完整资料的90例乳腺癌,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其中三阴性乳腺癌23例,非三阴性乳腺癌67例。纳入分析的病灶MRI表现包括病灶形状、边界、大小、数目、内部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并将MRI表现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TNBC在MRI上大多表现为边缘光整、环状强化及更低的ADC值。而在患者年龄,病灶形状、大小、数目及TI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MRI表现中病灶边界光整、增强时环状强化、较低的ADC值对诊断TNBC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胡静汪登斌柴维敏姜婷婷陈克敏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 MRI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MRI在评价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乳腺癌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并行化疗前、后MRI检查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人。将其病理学反应分为5级;4级和5级为组织学显著反应(majorhistological response,MHR),并以此作为参考标准,以图像表现作为对照。所有影像资料由两位医师通过诊断工作站共同阅片,判断是否属MHR;意见不一致时,咨询另一位资深医师。用Kappa分析对MRI判读结果与参考标准间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MRI对化疗后浸润癌残余的诊断与参考标准间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病灶明显缩小(P<0.001),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4)。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病灶平均ADC值为(0.89±0.14)×10-3mm2/s,化疗后病灶平均ADC值为(1.13±0.31)×10-3mm2/s,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ADC值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无创性评价方面具有较大价值。
- 胡静赵亚娥汪登斌沈坤炜李亚芬陈伟国柴维敏姜婷婷王露岚李志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磁共振成像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