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41127)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白鹭舒圣捷赵雁鸣王非张黎黎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长春市心理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剂量256排螺旋CT肺灌注扫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将idose4迭代重建技术用于肺部低剂量灌注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6例接受胸部CT灌注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00kVp,200mAs)和B组(100kVp,lOOmAs),分别采用idose4技术和FBP进行重建,记录各组的噪声、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apparentcontrast—tO—noiseratio,CNR)和有效剂量(effectivedose,ED)。按1~3分评价各组总体图像质量,并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同一个患者的FBP和idose图像,idoSe技术明显降低了图像的噪声,提高了图像的SNR、CNR。B组idose后的图像噪声、SNR、CNR与A组FBP图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B组idose后的图像总体质量与A组FBP重建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迭代重建技术进行低剂量肺部CT灌注扫描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 刘白鹭舒圣捷赵雁鸣申秀芬崔君刘波文郭应林张黎黎王海波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灌注扫描
- 64层VCT首过期灌注成像对肺部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首过期的64层VCT肺灌注成像对肺部结节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8例肺结节患者进行CT灌注扫描,测定肺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并测量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增强值和结节-动脉增强值之比(S/A)。标定结节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价肺结节CT灌注和增强指数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的灌注指数高于肺良性结节。良、恶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CT肺灌注成像可定量的评价肺结节的血流灌注特点,对肺部结节有较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 舒圣捷黄晗刘白鹭王非赵雁鸣申秀芬
- 关键词:肺癌灌注
-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multi-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udules,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CTPI既能提供结节的形态学信息又能提供结节内部血流参数及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等多种生理学信息,是一种功能成像,目前研究揭示其在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综述CTPI鉴别SPN的研究进展。
- 张海涛舒圣捷刘白鹭
-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灌注成像
- 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BA)血管成像(CTA)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住院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结果 35例在MPR中至少1支BA清晰显示,共显示支气管动脉69支,右侧39支,左侧30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清晰的影像学资料。
- 赵雁鸣张黎黎王非王海波刘白鹭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