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BJYAH-2011-067)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宏军李云芳张岩岩赵大伟宋文艳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硬化不典型增生结节的多模态MRI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采用多模态MR成像对肝硬化背景下不典型增生结节(DN)的影像学特征进行研究,揭示DN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演变机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实验室检查、随访追踪及多种影像综合检查确诊的15例DN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MRI检查。结果 DN病灶在MRI平扫T1WI呈高信号者为80%,T2WI呈等、低信号者为66.7%。T1WI、T2WI的SNR、CNR值显示DN信号相对于肝实质变化不明显。DWI呈等、低信号者为80%;SWI对DN病灶的检出率为100%。癌变的DN灶在T1WI上主体呈现略高信号,其内可见相对略低信号的区域;T2WI主体呈略高、等或略低信号,中心可见相对高信号小结节。癌变灶DWI均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DN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周围肝实质基本相同,而DN的癌变区域有明显类似肝癌强化样的曲线。与病理结果相对照,部分HGDN可通过影像特征进行诊断。结论揭示部分DN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基础间的相关性,进一步阐释了DN多模态影像学的本质特征。
- 李云芳李宏军张岩岩
- 关键词:肝硬化磁共振成像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和多排螺旋CT影像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多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单一脏器受累6例,多脏器受累8例。其中肺部受累5例;肝脏受累12例,包括肝动脉-肝静脉分流6例,肝动脉-门静脉分流2例,门静脉-肝静脉分流4例;胰腺受累5例;脾脏受累1例;小肠受累1例。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提高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累及多脏器的检出率,特别是最大密度投影对于显示病变血管变异有优势,有助于临床诊断。
- 何宁宋文艳赵大伟李宏军丁金立
- 关键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多排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