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171110082)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扬陈规划张英才李华许赤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肝移植
  • 2篇器官
  • 2篇器官移植
  • 2篇细胞癌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病
  • 1篇胆道病变
  • 1篇蛋白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死亡
  • 1篇血栓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造影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杨扬
  • 3篇陈规划
  • 2篇孟炜
  • 2篇易述红
  • 2篇赵辉
  • 2篇许赤
  • 2篇张英才
  • 2篇李华
  • 1篇张彤
  • 1篇傅斌生
  • 1篇熊天威
  • 1篇许世磊
  • 1篇郑荣琴
  • 1篇刘剑戎
  • 1篇张琪
  • 1篇汪国营
  • 1篇任杰
  • 1篇覃伟
  • 1篇杨卿
  • 1篇唐月娥

传媒

  • 4篇器官移植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模式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寻找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ITBLs)的新模式。方法选取2003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行原位肝移植手术后确诊为ITBLs的80例受者。其中,传统模式组37例受者在出现ITBLs症状后接受药物治疗,明确诊断后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者行再次肝移植。早期诊断与干预模式(EDIM)组43例受者接受预防性药物治疗,定期行胆道超声造影,出现ITBLs征象时给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明确诊断后行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者行再次肝移植。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初诊为ITBLs的时间、采取介入治疗的时间及移植肝丢失时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法比较两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结果传统模式组受者和EDIM组受者术后初诊为ITBLs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6±31)d和(24±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5.136,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从确诊为ITBLs到采取介入治疗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5±42)d和(58±2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7.035,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死亡受者分别为8例和7例。传统模式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分别89.2%,54.1%,EDIM组移植肝1,3年生存率分别95.3%,81.3%,传统模式组受者移植肝1,3年生存率均低于EDIM组(χ2=4.219,P<0.05)。传统模式组和EDIM组移植肝丢失时间分别为(25±9)个月和(33±10)个月,传统模式组出现移植肝丢失时间早于EDIM组(t=-2.085,P=0.018)。结论早期诊断和干预ITBLs的新型模式可以延长术后移植肝存活时间,延迟移植肝丢失时间,提高ITBLs的整体治疗效果。
张英才刘剑戎许世磊杨卿任杰郑荣琴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缺血型胆道病变肝移植超声造影
术前门静脉血栓对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手术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门静脉血栓对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182例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合并门静脉血栓的13例(Yerdel 分级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2例)患者作为门静脉血栓组,其余169例无门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移植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血栓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多(均为 P <0.05),Ⅲ~Ⅳ级血栓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亦较多(均为 P <0.05)。术后1个月,门静脉血栓组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8%),对照组发生3例(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门静脉血栓组术后3年存活率为46%(6/13),对照组相应为84%(142/1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Ⅲ~Ⅳ级门静脉血栓会明显增加肝移植手术难度和风险,但只要术前严格评估门静脉血栓情况,术中采用合理的门静脉重建方式,依然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孟炜赵辉易述红张彤傅斌生汪国营许赤李华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血栓存活率
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现状及管理探讨被引量:13
2015年
2013年《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的出台与施行,在我国器官捐献工作走向规范化方面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政策制定和指导部门,移植医院作为器官获取组织(OPO)依托单位的器官捐献模式业已确立。移植医院作为OPO的依托单位,在组织管理建设上,需要着重加强规范死亡判定流程、严格财务管理规定、规范器官捐献流程、明确岗位职责6个方面的工作。
熊天威唐月娥杨扬
关键词:器官捐献心脏死亡器官移植
肝癌肝移植未来方向的思考被引量:8
2016年
肝细胞癌(肝癌)是全球最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开展的主要障碍。探索科学合理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寻找预测肿瘤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和肿瘤复发后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为提高预测肝癌复发的准确度,需结合影像学和多个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建立预测模型。如何准确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平衡免疫抑制和抗肿瘤免疫是预防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键。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代表的过继免疫细胞治疗为肝移植后预防和治疗肝癌复发提供了的新思路,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杨扬张英才
关键词:肝移植肝细胞癌甲胎蛋白循环肿瘤细胞
微小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微小RNA(micro RNA,mi R)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作为重要的调控因子,可以通过影响功能基因的表达,实现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和转移功能的转录后水平调节。mi R在包括肝细胞癌(肝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有望成为肿瘤诊断筛查的生物标记或基因治疗的良好靶点[1]。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过程[2]。
孟炜赵辉台艳张琪易述红易述红许赤李华杨扬
关键词:微RNAS
调节性T细胞体外诱导及其在器官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器官移植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终末期疾病、挽救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仍是器官移植的主要术后并发症,影响受者长期存活。虽然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会使受者处于免疫低下状态,进而发生感染、肿瘤及其他并发症。
覃伟杨扬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器官移植免疫耐受体外诱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