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04Z1-E0051)

作品数:26 被引量:152H指数:8
相关作者:周云周福霖邓雪松谭平沈朝勇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建筑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阻尼
  • 8篇阻尼器
  • 5篇耗能
  • 4篇振动
  • 4篇振动台
  • 4篇振动台试验
  • 4篇台试
  • 4篇抗震
  • 4篇减震
  • 4篇半主动
  • 4篇半主动控制
  • 3篇粘滞阻尼
  • 3篇粘滞阻尼器
  • 3篇连梁
  • 3篇混凝
  • 3篇建筑
  • 3篇隔震
  • 3篇风振
  • 3篇风振控制
  • 3篇刚度

机构

  • 26篇广州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广东省地震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12篇周云
  • 9篇周福霖
  • 9篇邓雪松
  • 7篇谭平
  • 4篇黄襄云
  • 4篇沈朝勇
  • 4篇汤统壁
  • 3篇金建敏
  • 3篇陈麟
  • 3篇朱勇
  • 3篇冼巧玲
  • 3篇汪大洋
  • 2篇丁鲲
  • 2篇阎维明
  • 2篇钱洪涛
  • 2篇任珉
  • 2篇陈建秋
  • 2篇刘建安
  • 2篇褚洪民
  • 1篇苏键

传媒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广州大学学报...
  • 3篇华南地震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2篇建筑科学与工...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钢结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5篇2009
  • 10篇2008
  • 12篇2007
  • 1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变刚度-阻尼系统预测最优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介绍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开关控制型半主动控制系统——主动变刚度.阻尼(AVS.D)系统的减振控制机理,建立了AVS.D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运动方程。为了合理补偿AVS.D系统实时控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控制时滞,本文提出一种预测最优控制算法,推导了其开关控制律。为了检验AVS.D系统的减震控制效果及预测最优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我们设计研制出AVS.D装置,编制了AVS.D系统预测最优控制的实时控制软件,在某单层钢框架模型上进行了AVS.D系统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比较了不同控制方式时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预测最优控制算法是非常有效的,可推广应用于所有开关控制型半主动控制系统。AVS.D系统具有反应放大功能,经济可靠、安全有效,可望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谭平阎维明周福霖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预测控制振动台试验
楼板隔震消能结构体系被引量:5
2007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减震结构体系——楼板隔震消能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的特点是:竖向荷载传递途径与传统结构相同,但在楼板与主体结构水平承重构件之间设置高阻尼隔震层,在楼板与主体结构竖向承重构件之间留出空隙,并在其中安装消能阻尼器,使结构在发生水平振动时楼板与主体结构之间能够发生一定的相对运动,产生隔震和消能作用,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本文给出了单层楼板隔震消能结构的运动微分方程,以及基底输入谐和振动时的结构传递函数,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传递函数的影响。
冼巧玲刘建安周福霖
关键词:楼板隔震消能
广东科学中心典型区域的风振响应及风振控制被引量:1
2009年
以广东科学中心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AR法模拟了该结构的脉动风速时程,进行不同风压、不同风向角下的风振响应分析,给出了采用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六种风振控制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减振方案对结构的风振反应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结构顶点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的最大降幅达18%和84.9%;对此类不规则大跨结构,建议将阻尼器安装在结构两侧以取得最好的减振效果;安装粘滞阻尼器对结构加速度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结构侧移的控制效果。
刘纯周云张季超汪大洋
关键词:广东科学中心脉动风荷载粘滞阻尼器
新型主动变刚度阻尼器的滑动模态控制及仿真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设计出一种新型主动变刚度阻尼装置,该装置可向受控结构提供两种等效刚度,使受控结构能主动地避开地震动卓越频率而永远处于非共振的状态。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的滑动模态控制算法,推导了该新型阻尼器的两种开关控制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主动变刚度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可取得明显优于被动控制的减震效果。两种控制律中,连续型滑动模态控制律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该新型阻尼器的性能,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谭平周福霖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滑动模态控制
耗能减震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分析了加强层和3种不同耗能减震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效果,以顶点位移为目标对单个粘滞耗能减震层的最佳布置位置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粘滞环带耗能构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耗能减震层比加强层更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地震反应;单个耗能减震层宜布置在结构的中部0.5H^0.6H处;粘滞环带耗能构件能有效减小结构的位移和内力。
邓雪松丁鲲周云
关键词:框架-核心简结构加强层
钢板与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组合协同作用机理分析
钢筋混凝土连梁是抗侧向力结构——剪力墙或核心筒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在过去建成的没有考虑抗震设计或采用过时规范设计连梁的老旧高层建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再满足安全要求;以及由于时间因素,钢筋强度的退化,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朱勇周云
关键词:钢板连梁
文献传递
基于GA优化理论的高层结构风振控制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高层结构风振控制的优化分析技术是结构风工程中一个至今尚未得到合理有效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高层结构的风致振动问题,采用减振控制技术,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理论对其进行参数优化分析。以结构优化中的遗传算法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风效应的频域分析法建立6种不同的GA目标函数,编制相应的优化分析程序,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不同目标函数下阻尼分布的优化效果。研究表明GA优化理论能依据结构的具体动力响应在结构层间合理分配阻尼系数,充分发挥阻尼器的耗能性能,且在总黏滞阻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可减小结构最大层间侧移和顶层加速度响应的最大幅度分别为27.6%和30.1%,证明了所提优化理论对结构风振控制优化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参考价值。
汪大洋周云
关键词:高层结构风振控制黏滞阻尼器
大平台多塔楼结构的隔震减震控制被引量:4
2007年
结合某实际工程,将隔震技术应用到大平台多塔楼结构中,形成大平台多塔楼新型隔震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新型隔震体系的抗震性能,在隔震层设置了液体粘滞阻尼器,探讨了这种大平台多塔楼结构隔震减震控制的效果.本文建立了大平台多塔楼新型隔震减震体系的运动方程,考虑了隔震支座的非线性,并基于广义Newm ark积分法编写了整个非线性隔震减震体系的仿真分析计算程序.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隔震体系可以同时减小上部住宅结构与下部平台的地震反应,为提高大平台多塔楼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在隔震层附设粘滞阻尼器可进一步减小隔震结构下部平台的地震反应与隔震层的非线性反应,提高这种新型隔震体系的抗震安全性.两种粘滞阻尼器的对比还表明非线性粘滞阻尼器比线性粘滞阻尼器理论上更合理,且更为有效.
谭平周福霖
关键词:隔震粘滞阻尼器
耗能减振结构基于性能简化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介绍位移相关型耗能器的性能特性及其分析模型,针对安装位移相关型耗能器结构的特点,在现有耗能减振结构性能设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耗能减振结构基于性能的简化抗震设计方法;采用SAP2000软件对某7层钢框架进行性能设计和基于不同性能目标的多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等效单自由度(SDOF)耗能减振结构性能点对应的周期和阻尼比来预估加入耗能减振装置后原结构的实际周期和阻尼比是可行的;提出基于性能简化抗震设计方法是合理的,并且该种方法可判断耗能支撑应给结构提供附加刚度及初始屈服位移的较优的性能参数。
周云汤统壁邓雪松吴从晓
关键词:耗能器
某周期比超限偏心结构地震反应控制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本文以周期比超限的某偏心结构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SAP2000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黏滞阻尼器、黏弹性阻尼器、软钢阻尼器、复合铅黏弹性阻尼器和钢支撑五种减震方案对其进行扭转控制,针对不同扭转控制方案分别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多遇地震作用下各控制方案的周期比、层间位移、支撑内力及阻尼器的耗能能力。研究表明:五种控制方案均具有有效抑制结构扭转振动响应的能力,降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并使之满足规范要求;后四种控制方案能明显减小结构的周期比,将结构第一扭转反应控制在第三振型;对于此类偏心结构体系的扭转振动控制,本文建议阻尼器设置应尽量远离刚度中心,以达到最佳扭转控制效果。
邓雪松聂一恒汤统壁周云
关键词:偏心结构周期比阻尼器地震响应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