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9073) 作品数:35 被引量:431 H指数:13 相关作者: 张富仓 李志军 李培岭 周罕觅 张鹏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桃树树干液流和冠层温度对不同灌溉水量的响应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灌水量下桃树主要需水信号,如液流速率、冠层温度和冠层温度-气温差的测定,分析不同水分亏缺灌溉桃树主要需水信号的变化规律,为果树的精量控制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移动式遮雨棚下生长的4年生桃树为试验材料,设置某时段桃树的实际需水量(ETc)的100%(I1)、75%(I2)、50%(I3)和25%(I4)4个灌水量处理,3次重复,研究不同灌水量处理下桃树液流速率、冠层温度和冠层温度-气温差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灌水量处理之间桃树液流速率日变化和连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高灌水量处理桃树液流速率大,低灌水量处理液流速率相对较小,在正常生长状态下液流速率日变化动态为多峰曲线,且阴天的液流速率明显小于晴天。桃树液流速率随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呈现昼夜的周期性,相对湿度下降,液流速率上升。桃树生育期内冠层温度和冠层温度-气温差均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低灌水量处理的冠层温度和冠层温度-气温差高于高灌水量处理,且差异明显。冠层温度-气温差与0~100 cm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结论】液流速率、冠层温度和冠层温度-气温差可以较合理地反映土壤水分的变化状况和作物水分的亏缺程度,是诊断作物缺水状况的重要指标。 周罕觅 张富仓 龚道枝 陈静静关键词:液流速率 冠层温度 灌溉水量 桃树 灌水和施肥对温室滴灌施肥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2014年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滴灌施肥技术下,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温室番茄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番茄惠玉0806为试材,设100%ET0(I1),75%ET0(I2),50%ET0(I3)3个水分水平,外加高肥〔F1(N 480 kg·hm-2、P2O5240 kg·hm-2、K2O 300 kg·hm-2)〕,中肥〔F2(N 360 kg·hm-2、P2O5180 kg·hm-2、K2O 225 kg·hm-2)〕,和低肥〔F3(N240 kg·hm-2、P2O5120 kg·hm-2、K2O 150 kg·hm-2)〕3个肥料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水肥条件的高低与株高及茎粗成正相关,I2F2处理其产量、干物质累积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最高,依次为102 042.3 kg·hm-2、37.19×103kg·hm-2和37.3 kg·m-3。对番茄品质而言,其灌水量和施肥量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耦合交互作用,I2F2处理其番茄Vc含量(27.05 mg·100g-1)、番茄红素含量(71.53μg·g-1)均最高,糖酸比(9.57)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3%)较最高值I3F1低24.7%。综上分析,中水中肥(I2F2)模式,在高产的同时,其品质总体优于其它处理,极端水肥措施均不利于番茄生长及品质的提高。 张燕 张富仓 袁宇霞 强生才 方栋平关键词:滴灌施肥 灌水量 施肥量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灌溉和氮营养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0年 通过玉米盆栽试验,设置了全生育期土壤充分灌水、苗期亏水、拔节期亏水、灌浆期亏水、成熟期亏水5个水分处理和施氮量分别为0、0.1、0.30、.5 g/kg的4个施氮水平,依次以N0、N1、N2、N3表示。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和氮营养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生育期亏水均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茎叶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系,根冠比增加。苗期亏水抑制了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物质的生长,复水后补偿效应明显;拔节期是缺水敏感期,拔节期亏水对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复水后补偿效应不明显;灌浆期亏水对株高影响不明显,但对叶面积及干物质影响明显;成熟期亏水对玉米生长的各个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施氮对玉米的生长及地下干物质的累积有一定的影响,在试验的土壤肥力水平下,表现为施纯N 0.1 g/kg的施氮水平对盆栽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最好,是适宜的施氮水平。水氮交互作用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对玉米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影响极显著,对根冠比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苗期和成熟期对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 邢英英 张富仓 王秀康关键词:玉米 水分亏缺 根冠比 水分亏缺和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2 2009年 利用管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和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生育期水分亏缺都会影响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累积及对氮素的吸收.冬小麦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期为拔节期,其次为开花期、灌浆期和苗期.苗期干旱后复水对后期生长有显著的补偿效应,开花期适度干旱后复水对生物量形成和氮素吸收有一定的补偿作用,拔节期干旱对小麦的生长影响明显.相同氮肥处理下,与不亏水处理比较,苗期水分亏缺、拔节期水分亏缺、开花期水分亏缺、灌浆期水分亏缺的根系氮素积累量分别平均降低25.82%、55.68%、46.14%和16.34%,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分别平均降低33.37%、51.71%、27.01%和2.60%.在相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含氮量、累积吸收氮量都表现为高氮处理(0.3gN·kg-1FM)>中氮处理(0.2gN·kg-1FM)>低氮处理(0.1gN·kg-1FM).水分逆境条件下施用氮肥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累积及氮吸收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祁有玲 张富仓 李开峰关键词:冬小麦 水分亏缺 氮素吸收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作物水肥利用率低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实现节水灌溉条件下的水肥高效利用意义重大。本文简要回顾了节水灌溉的的生物学基础和农业生产中的水肥耦合效应,概述了最新节水模式下的水肥高效利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节水灌溉条件下水... 刘小刚 张富仓 杨启良 戈振扬 张彦关键词:节水灌溉 水肥高效利用 控制性分根区交替滴灌对苹果幼树形态特征与根系水分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固定滴灌(根区一侧固定供水)、控制性分根区交替滴灌(根区两侧交替供水)和常规滴灌(紧贴幼树基部供水)3种灌水方式和3种灌水定额(固定滴灌和交替滴灌均为10、20和30mm,常规滴灌为20、30和40mm),对比研究了控制性分根区交替滴灌对苹果幼树形态特征与根系水分传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滴灌的根区两侧土壤出现反复干湿交替过程,常规滴灌的根区两侧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在灌水定额相同时,灌水侧的土壤含水率在3种灌水方式间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滴灌和固定滴灌相比,交替滴灌显著增加了苹果幼树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和根系水分传导,在30mm灌水定额处理下,交替滴灌的根冠比分别增加31.6%和47.1%,壮苗指数增加34.2%和53.6%,根系水分传导增加9.0%和11.0%.3种灌水方式下,根干质量和叶面积均与根系水分传导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控制性分根区交替滴灌增强了苹果幼树根系水分传导的补偿效应,促进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利用,有利于干物质向各个器官均衡分配,显著提高了根冠比和壮苗指数. 杨启良 张富仓 刘小刚 戈振扬关键词:壮苗指数 不同灌水和施氮对河西绿洲春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设置8个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各生育期都灌水(CK)、苗期不灌水(I1)、拔节期不灌水(I2)、抽穗期不灌水(I3)、灌浆成熟期不灌水(I4)、苗期+抽穗期不灌水(I13)、苗期+灌浆期不灌水(I14)、拔节期+灌浆期不灌水(I24)和4个氮肥水平:不施氮(ZN)、低氮(LN,60 kg N/hm2)、中氮(MN,120 kg N/hm2)和高氮(HN,180 kg N/hm2),研究了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一个生育期不灌水都降低春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籽粒产量;灌水对苗期株高影响不显著,氮肥对各生育期株高影响均显著,水氮互作效应对苗期株高影响不显著;与处理CK相比较,处理I2和处理I24对株高的影响最大,最高降低了11.42%;灌水,氮肥和水氮互作效应对各生育期叶面积均有显著影响,但两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大于单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对叶面积的影响;而单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对叶面积的影响平均来说为灌水处理I4>I3>I1>I2,两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在施氮水平ZN、LN下I13>I14>I24,而在施氮水平MN、HN下处理I14与处理I24差异不显著,却都大于处理I13;灌水和氮素效应对玉米的千粒重、穗粒重、籽粒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与处理CK相比较,处理I3和处理I13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最大,最大降幅为28.76%;I1和I4高氮处理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张鹏 张富仓 吴立峰 李志军 周罕觅关键词:春玉米 生育时期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 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春玉米农田硝态氮迁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对大田春玉米进行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水和施氮对玉米农田硝态氮运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及其灌溉水利用效率有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与全生育期灌水比较,任何生育期不灌水处理都造成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降低,而生育期不灌水处理增加了灌溉水利用效率,两个生育期不灌水处理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在春玉米生长阶段,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不灌水对生物产量影响显著,抽穗期不灌水、苗期与灌浆期不灌水、拔节期期和灌浆期不灌水处理显著影响籽粒产量。 冯磊磊 张富仓 雷艳 寇雯萍关键词:春玉米 灌溉水利用效率 沙漠绿洲地区膜下滴灌棉花水分利用的水氮耦合效应 被引量:27 2009年 研究施肥量和灌水量对不同滴灌模式棉花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水氮耦合效应影响。试验设置1带4行、2带4行、2带6行三种滴灌模式,灌水量和施氮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大田小区棉花膜下滴灌实验。结果表明,棉花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灌水量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三种模式均表现为灌水量〉施氮量,在灌水量65.1-284.9 mm的范围内,三种模式棉花产量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棉花产量与施肥量的关系,1带4行在施氮量27.6-94.2 kg/hm^2呈显著的正相关。2带4行在施氮量27.6-69.0 kg/hm^2呈负相关,施氮量69-94.2 kg/hm^2呈正相关。2带6行施氮量27.6-55.2 kg/hm^2呈正相关,施氮量55.2-94.2 kg/hm^2呈负相关;棉花WUE的水氮耦合效应:灌水量和施肥量对棉花WUE的影响,三种滴灌模式表现为施氮量〉灌水量。棉花WUE与施氮量的关系,1带4行呈显著的正相关,2带4行施氮量27.2-44.4 kg/hm^2呈显著负相关,施氮量44.2-94.2 kg/hm^2呈正相关。2带6行在施氮量27.6-55.2 kg/hm^2呈正相关,施氮量55.2-94.2 kg/hm^2呈负相关。在灌水量65.1-284.9mm的范围内,三种滴灌模式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水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根据不同滴灌模式的水氮耦合效应,提出以棉花产量、砌为目标的不同滴灌模式水氮高效利用策略。 李培岭 张富仓 贾运岗关键词:棉花 滴灌 灌水量 施肥量 水氮耦合效应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目的】本文研究在不同氮磷条件下返青期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用小偃-22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水分处理:返青期轻度胁迫、重度胁迫,其它生育期不胁迫;全生育期不胁迫和3个氮磷肥水平,... 岳文俊 张富仓关键词:冬小麦 水分胁迫 干物质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