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005]5)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史玉成王肃元孙永生任尔昕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政法学院陇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陇东地区草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对庆阳市228户农民的问卷调查报告
- 2007年
- 对庆阳市200多户农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草畜产业规模化经营有所发展,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但受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总体发展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传统的小生产方式特征明显。立足陇东自然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草畜产业是该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核心主导产业,应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动,快速发展。
- 孙永生
- 关键词:规模化草畜产业
- 西部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思考
- 2007年
- 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机协调与相对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状况等多种特殊性因素,西部欠发达地区法治建设目前应重点就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处理好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与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法律制度创新。同时,应着力培育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
- 史玉成任尔昕
- 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谐社会法制创新法治建设
- 对和谐社会政法文化建设的思考
- 2005年
- 加强政法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政法文化是一种与政法工作或行业相关的职业文化、职业精神,其核心内容包括追求正义的价值取向,尊从法律、维护秩序的职业准则,政法职业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塑政法职业精神,推进职业化建设,加强法学教育,完善法律制度。
- 王肃元
- 关键词:政法文化和谐社会
- 西部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兼论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善被引量:5
- 2007年
- 西部区域生态环境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全局性的重要意义。从地缘法律文化和国家立法的双重视角考察,西部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西部社会主体对法律的需求不足,国家环境立法尚不能完全适应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下,全面重构我国环境立法,并着重解决好西部地区性差异对环境法律的特殊需求,充分关注西部环境习惯法文化的合理价值。
- 史玉成
- 关键词:西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立法环境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