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2EEM001)

作品数:26 被引量:301H指数:12
相关作者:温庆志罗明良李杨黄波高遵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压裂
  • 6篇页岩
  • 6篇支撑剂
  • 5篇导流能力
  • 5篇压裂液
  • 5篇砂堤
  • 5篇沉降
  • 4篇页岩气
  • 4篇正交
  • 4篇水力压裂
  • 4篇储层
  • 3篇低渗
  • 3篇页岩气藏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气藏
  • 3篇控水
  • 3篇滑溜
  • 3篇沉降规律
  • 2篇低渗透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海石油气电...
  • 1篇塔里木胜利钻...

作者

  • 15篇温庆志
  • 9篇罗明良
  • 4篇李杨
  • 4篇黄波
  • 4篇高遵美
  • 3篇战永平
  • 3篇刘卓
  • 3篇刘华
  • 2篇王峰
  • 2篇翟恒立
  • 2篇于姣姣
  • 2篇李佳琦
  • 2篇段晓飞
  • 2篇李猛
  • 1篇孙厚台
  • 1篇贾宗文
  • 1篇杨柳
  • 1篇唐颖
  • 1篇李乐忠
  • 1篇王峰

传媒

  • 6篇特种油气藏
  • 4篇应用化工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致密气层控水压裂用纳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以氨基聚硅氧烷与绿色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为主要原料,应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得到致密气井压裂控水用纳米乳液形成的最佳条件。分析纳米乳液中液滴尺寸分布与致密岩心孔喉的匹配性,考察纳米液滴吸附后对致密岩心表面微观结构与界面性质的影响,评价纳米乳液的耐冲刷与控水性能。结果表明:为形成良好的纳米乳液,应调节氨基聚硅氧烷与水质量比为1∶2,乳化剂MES、正丁醇、氯化钾加量分别为氨基聚硅氧烷质量的40.0%、20.0%、5.0%,乙酸调节p H至6.5;纳米乳液中液滴中值粒径平均为28.5 nm,与致密岩心孔喉尺度匹配良好;随着纳米乳液质量分数的增加,岩心孔隙表面从尖锐的沟槽形貌逐渐转变为均匀、平滑的峰谷结构,润湿性也呈现强疏水性质;纳米乳液耐冲刷性能良好,0.5%的纳米乳液能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超过60%,而对气相渗透率影响较小,说明纳米液滴借助氨基、硅氧键与硅氢键等极性基团通过物理化学吸附作用牢固附着在岩石表面,而分子链中疏水基团硅甲基改变了岩石表面润湿性质,对气/水在致密孔隙裂缝中的渗流产生了较大影响。
罗明良孙涛吕子龙温庆志孙厚台
关键词:正交设计氨基聚硅氧烷纳米乳液控水压裂
页岩气藏缝网形成影响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页岩气开发对我国能源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页岩气开发的关键在于通过体积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从而提高页岩气的流通能力。国内对缝网形成机理研究较少,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缝网形成影响机理:建立了岩石脆性判断准则,得出脆性指数大于40,储层适合体积压裂;分析了天然裂缝、地应力和诱导应力对缝网的影响,得出诱导应力有利于缝网形成,确定了天然裂缝张开后的走向及力学条件;建立了转向半径计算模型,得出泊松比和水平主应力差大于临界值时,难于形成缝网。研究结果为页岩储层体积压裂、判断缝网形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作用。
温庆志高金剑徐希刘华刘欣佳
关键词:诱导应力
菱形联合井网整体压裂电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已处于开发后期,地层能量不断衰竭,了解地层流体的渗流规律、对现有开发井网进行改造,能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区块产量。根据现有直井井网的布井方法,考虑水平井压裂的特点,优化设计了菱形联合压裂井网;并运用电模拟的方法,模拟不同井网和裂缝参数对水平井整体压裂井网的渗流规律及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菱形联合井网注水压力波及范围扩大,注水效率提高,能明显提高单井产量;裂缝长度增加有利于注水效率的提高,但裂缝过长会造成水驱前缘突进的现象,不利于油井的生产;裂缝方位对注水效率的影响随裂缝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裂缝方位为垂直时注水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对水平井菱形联合井网整体压裂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于姣姣贾宗文曲占庆张滨海李乐忠唐颖
关键词:水平井整体压裂渗流规律电模拟
滑溜水压裂支撑剂在水平井筒内沉降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研究支撑剂在水平井水平段内沉降规律,自主设计了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分别研究了水平井直径、排量、砂比、压裂液黏度等参数对临界沉降速度和临界再悬浮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支撑剂的临界沉降速度和临界再悬浮速度随着砂比、水平井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裂液黏度的增大而减小;临界速度受水平井筒直径、压裂液黏度影响较大,受砂比影响较小;在相同条件下,临界再悬浮速度比临界沉降速度大。基于实验数据,通过多元非线性拟合,建立了临界速度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支撑剂、压裂液、水平井直径、砂比等影响因素,能较准确预测临界沉降速度和临界再悬浮速度。
温庆志高金剑邵俊杰伍鹏程相征
关键词:水平井压裂砂比
水力压裂可视裂缝模拟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为指导现场压裂实践,建立一套模拟实际压裂施工的室内模拟系统。以现场施工设备为原型,综合考虑缝宽、温度、压裂液滤失、储层岩性等多种实际因素,研制了可高度模拟储层环境的大型可视裂缝模拟系统。该系统通过测定实验过程中支撑剂的水平运移速度与沉降规律,分析支撑剂形成的砂堤形态,针对性地解决支撑剂在裂缝中铺置规律认识模糊的问题;该模拟系统可优选支撑剂与压裂液体系,优化施工参数和返排制度,实现通道压裂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测试等功能,对压裂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庆志刘欣佳黄波任占春王峰
关键词:水力压裂
西江油田低效井储层伤害机理及酸化可行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西江油田低效井钻完井过程中储层污染因素,以典型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储层岩心物性、敏感性及储层伤害实验。结果表明,储层水敏、酸敏、速敏较弱;注入流体与储层流体配伍性良好;泥浆滤饼、高粘流体吸附与絮凝是造成近井地带伤害的主要因素。室内实验表明,对近井带储层伤害,可采用氢氟酸酸液体系进行酸化解堵;对于储层深部可采用复合酸体系,解堵率84%左右。
高遵美罗明良温庆志郭烨杨国威韩星宇
关键词:低效井酸化储层保护
新型通道压裂支撑剂铺置试验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解决常规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存在的加砂及泵注程序复杂、纤维要求高等问题,提出支撑剂在裂缝中实现不连续充填的新方法,应用可视化裂缝模拟装置开展新型支撑剂铺置的室内试验,同时运用标准API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分析新型铺置方式下的裂缝导流能力。结果表明:新型支撑剂铺置方式可实现不连续充填,且形成的充填层导流能力在低压(5 MPa)及高压(60 MPa)下均有优于常规支撑剂连续铺置时的表现;一定范围内增大溶解性支撑剂比例和粒径可以形成更高的通道率;影响新型不连续充填层导流能力的因素主要有通道收缩、支撑剂间的压实和支撑剂破碎,当闭合压力较低时,通道的收缩及支撑剂间的压实起主导作用,当闭合压力较高时,支撑剂破碎起主导作用。
温庆志杨英涛王峰段晓飞杨柳金占鑫
关键词:压裂导流能力
鄂南浅层油气藏低伤害VES-M清洁压裂液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瓜胶、合成聚合物以及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等为稠化剂,优选出一种适应浅层油气藏的低伤害VES-M清洁压裂液体系。综合评价了压裂液体系热稳定性、悬砂性、破胶性能以及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VES-M清洁压裂液体系在60℃,170 s-1条件下的表观黏度达50 mPa.s,悬砂性能良好,遇水或者烃类均可破胶,破胶后粘度低于5 mPa.s,无残渣,对地层伤害小且易返排。鄂南浅层油气藏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清洁压裂液具有良好的破胶性能、摩阻低、伤害小,可有效控制缝高,增产效果明显。
高遵美罗明良温庆志刘卓袁庆霞刘婷
关键词:清洁压裂液低伤害性能评价
滑溜水携砂性能动态实验被引量:34
2015年
为了研究支撑剂密度对滑溜水携砂性能的影响,自主设计了大型可视平板裂缝模拟系统,使支撑剂在裂缝中的动态沉降、砂堤形态可视化。运用该装置研究了不同支撑剂密度下滑溜水的携砂性能及支撑剂在裂缝中的沉降运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时间延长,砂堤高度逐渐增加,但增幅减缓;随着支撑剂密度减小,砂堤变平缓,砂堤的高度降低,堤峰向深处运移,且砂堤向裂缝深部推进速度增大,更多的支撑剂沉降在裂缝深部;支撑剂密度增大对沉降速度影响较大,对水平运移速度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支撑剂沉降运移动态研究及支撑剂优选提供参考。
温庆志高金剑刘华刘欣佳王淑婷王峰
纤维基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鉴于早期阳离子型清洁压裂液在低渗透砂岩储层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选取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制备了纤维基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F-NCF),并对其悬砂、滤失、破胶、岩心伤害及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纳米复合清洁压裂液热稳定性明显增强,在70℃、170 s-1条件下,其表观黏度达50 mPa.s;通过纳米TiO2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拟交联作用,提高了F-NCF的降滤失性能,且不影响破胶性能;纤维网状结构有效地改善了F-NCF的静态悬砂性能,且对裂缝导流能力影响较小;同时,该体系对岩心渗透率伤害小,恢复率约为90%,对于提高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罗明良高遵美黄波李佳琦刘婷袁庆霞杨薇钊
关键词:纤维热稳定性滤失性裂缝导流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