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S2006019)
- 作品数:1 被引量:19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丽艳陶国华葛熙王永兵顾留根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胰腺炎病情与肠屏障功能损害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情与肠屏障功能(IBF)损害的相关性及干预治疗后肠屏障功能损伤程度的改善情况。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轻型胰腺炎组B,重型胰腺炎组C,重型胰腺炎干预组D,后3组采用胰管结扎联合胆汁注射的方法制成兔SAP模型。造模后3、6、12小时、第1、3、7天取血测定淀粉酶的含量及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6水平及其变化。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收集胰腺、肝脏、肺、小肠组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并行胰腺,小肠病理评分,制备小肠组织匀浆测定TNF-α、IL-6、丙二醛水平。结果:B组、C组、D组实验前、后淀粉酶有显著差异;A组实验前、后淀粉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D组之间比较,淀粉酶、TNF-α、IL-6、小肠匀浆中TNF-α、IL-6、M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肺、肝,小肠的病理学改变以C组为甚,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损伤严重,D组比C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B组仅轻度损伤。结论:重型胰腺炎肠道黏膜损伤及IBF障碍较轻型胰腺炎明显,重型胰腺炎给予药物干预后肠道黏膜损伤程度及胰腺炎病情明显低于重型胰腺炎,说明早期治疗干预能改善IBF,有助于胰腺炎的治疗。
- 刘丽艳李玉明王永兵顾留根杨其昌陶国华葛熙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