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40116)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5
相关作者:薛宏武闫梦月胡惮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汉语
  • 3篇动词
  • 2篇语法
  • 2篇主观
  • 2篇现代汉语
  • 1篇信息功能
  • 1篇叙事语篇
  • 1篇语词
  • 1篇语法化
  • 1篇语法教学
  • 1篇语篇
  • 1篇语用因素
  • 1篇释义
  • 1篇嵌合
  • 1篇轻动词
  • 1篇主观性
  • 1篇专名
  • 1篇谓词
  • 1篇联句
  • 1篇句法

机构

  • 9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9篇薛宏武
  • 4篇闫梦月
  • 1篇胡惮

传媒

  • 2篇汉语学习
  • 1篇语文知识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语言与翻译
  • 1篇语文研究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汉语学报
  • 1篇长江学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现代汉语谓词价变现象的教学与改革问题
2011年
认为解决现代汉语教改中谓词价可变问题的途径之一,在于严格区分静态语法单位上的价定与动态价变的动因、语法意义及其特性。价变的动因是主观表达的需要,语法意义是强调,价变谓词具有主观性。
薛宏武董继和
关键词:主观性
“有着”语义语法功能的形成及其“着”的问题被引量:11
2012年
本文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考察了"有着"的语义语法功能及其形成机制,以及"着"的性质、意义和功能。"有着"最初是语用组形结构,"着"是经验持续体,功能是硬化语用的情态标记;词汇化后是主观粘宾动词,表示对领属情状持有的持续坚定信念,功能是强断言宣告,"着"是表达词缀。"着"为凑音词缀是"有着"发展中重新理解的产物,凑音仅是表达词缀的伴生功能。"有着"与"有"是音节变体关系,是止于显性形态的直观描写。
薛宏武
“有”的核心信息功能与特性——兼论无定主语/话题句被引量:5
2014年
"有"的核心信息功能是为叙事语篇(FIS)引入一个指人话题NP,并且NP可连续地表达为后续句的话题eNP,连续的eNP又可形成一个组织语篇的话题链。在FIS中"有"是个句法与语篇界面上的轻动词,"有NP"是体焦点,"有NP"的句义是表示认证。现代汉语无定主语/话题句是"有NP"在FIS中高度主观化的产物,是语用组形句。共时上"有NP"认证句可给FIS贡献[+规范]、[+据实]、NP指称信息的[+重要]及组织语篇的【Tfl】意义或功能,而相应的无定主语/话题句在语篇里的表现则为[-规范]、[-据实]、[-重要]及【Tinl】。
薛宏武
关键词:叙事语篇轻动词
现代汉语“在”的体类型及其表达功能、特征与形成
2017年
"在"是谓宾动词,基元是〖处在〗,语义功能为肯定,基本特征为[定位]/[定向]与[排他]。基于此,文章讨论了其六类体的语义语法特征、形成;体的表达功能、类型、特征及形成;跟相关的体表达成分的关系等。指出六类体有持续与进行、物理与经验及量化与非量化的不同,共性是语用硬化。文章也考察了它在表达持续与进行上与"着""正在"的差异及作为体标记时的性质等。
薛宏武何雪飞董继和
关键词: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有”的意义、功能与特性被引量:7
2012年
"有"概念与语义原型是"存在","领属"是"存在"的经验完形。二者发展不平衡。"有"在"领属"义上基本保持不变。但在"存在"义上语法化程度高,是主观动词:语义虚功能多,跨层地体现为情状义"完成""持续",分布义上的估计、比较、多量义以及主观强调功能三方面。语篇中它是个句法与语篇接口上的轻动词,侧重凸显篇章指称成分的首重性。文章对不同实体、不同句位及不同层级的"有"进行了连续研究,发掘了"有"的诸多意义与功能之间的衍生关系及其相通机制。
薛宏武
主宾关联句、偏离成分及其词汇化问题被引量:7
2011年
文章提出主宾关联句(SVO)概念,并着力讨论了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指出了主宾关联句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分偏离。二是探索了VO语义语法偏离的机制,指出S与O概念语义上的无标关联是前提,关联推理是外因,V、O的语义语法特性及其之间的句法互动是基础。三是解释了VO在词汇化上所呈现的连续性等级的原因,同时也对主宾关联句的表达价值做了说明——以客观叙述式表达主观评说。
薛宏武闫梦月胡惮
关键词:词汇化
现代汉语词的嵌合组形与汉语语法教学
2011年
文章从嵌合组形这一系统语法手段出发,考察了现代汉语词语所存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离"现象;挖掘并刻画出了它们各自的语法动因、条件、意义以及分离后原词语各构成成分的句法表现与语法特性等,从而对词语离合作出了系统、多层级的理论思考。这对汉语语法教学中关于离合的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薛宏武董继和闫梦月
关键词:语用因素汉语教学
论古汉语专名“有M”结构及其“有”的性质被引量:8
2012年
事物全息名称的语法底层是主谓结构[VP[(x)有M]]。古专名[N[有M]]的底层是缺省主语x的动宾结构[VP[有M]]。词缀"有"是[N[有M]]在漫长发展中被重新理解与重新分析的产物,它在底层仍是动词。词缀说与动词说相通,机制主要是重新理解。基于[N[有M]]的历史书面体意义及在现代汉语的系统表现,本文将"有"定性为主观表达词缀。它不仅可一致地解释跨普通名词、形容词及动词的词缀"有",而且还可跟主观动词"有"联系起来,进行词法与句法相连续的统一解释。
薛宏武闫梦月
“有请”的语法化及“有”作为主观表达词缀的形成机制被引量:14
2011年
本文从共时与历时角度研究了"有请"类动词的语法化过程、动因及机制,系统地将词内成分"有"定性为主观表达词缀,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与价值。文章认为"有请"是从成分共用结构词汇化来的,成熟于宋元;动因是高频使用及主观性,机制是分布环境的拓展、重新分析及重新理解。"有请"词汇化后,"有"仍在语法化。其存在义经历时发展而被遗忘,从而成为附着成分。基于"有"具有表客气的语法功能,人们又将其重新理解为主观词缀,"有请"也相应地由动宾结构被重新分析为派生结构。
薛宏武闫梦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