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918)
-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生弟潘静王刚周海燕谭玉燕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抑制剂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
- 2009年
- 目的利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观察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抑制剂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5、10、25、50、75、100μmol/L)的UCH—L1抑制剂作用SK-N—SH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检测凋亡的细胞核及Western blot检测UCH—L1蛋白、单个泛素分子及多聚化泛素蛋白的表达、荧光检测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的功能。结果经UCH—L1抑制剂处理24h后SK-N-SH细胞突起样结构消失,细胞体积变小、形态变圆;随着UCH—L1抑制剂浓度的增加,细胞活性进一步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在抑制剂浓度为50μmol/L时,作用24h后即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echst染色可见凋亡细胞碎裂的细胞核;Western blot检测到细胞内UCH-L1蛋白表达没有变化、单个泛素分子水平下降、多聚泛素化蛋白增加;荧光检测显示UPS功能下降。结论UCH—L1抑制剂在体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在凋亡过程中。UPS功能下降、细胞内多聚泛素化蛋白堆积可能发挥了作用。
- 谭玉燕王志全周海燕陈生弟
-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 聚集素蛋白在聚集体形成中的参与机制
- 2007年
- 目的探讨聚集素蛋白在聚集体形成中的参与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处理组、对照组和未处理组,处理组用100nmol/L鱼藤酮,对照组用0.01%的二甲基亚砜处理多巴胺能SK-N-SH细胞。然后用Trypan Blue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聚集素蛋白表达的变化。在处理组和对照组中,用HE法检测聚集体的形成,免疫荧光双标检测聚集素蛋白与细胞内聚集体的关系,免疫共沉淀检测α-突触核蛋白与聚集素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鱼藤酮损伤多巴胺能SK-N-SH细胞,并形成类似Lewy体的聚集体结构,其中聚集素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波形蛋白和泛素共存在聚集体中。100nmol/L鱼藤酮在6h后,引起聚集素蛋白的表达升高,与α-突触核蛋白的相互作用无变化;24h时,聚集素蛋白的表达降低,与α-突触核蛋白的相互作用也减弱。结论聚集素蛋白确实存在于聚集体中,可能是通过与α-突触核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而沉积于聚集体中。
- 马建芳陈生弟
- 关键词:聚集体Α-突触核蛋白鱼藤酮多巴胺
- Parkin,Parkin底物和帕金森病被引量:1
- 2005年
- Parkin是隐性遗传性少年型帕金森病的致病基因.现认为Parkin行使泛素蛋白连接酶功能,参与蛋白质的泛素化过程.它的功能缺陷致使其底物蛋白质毒性积聚,从而介导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死亡.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Parkin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对抗多种神经毒性刺激,并且可能参与路易体的形成过程,因此认为它在散发性帕金森病的致病过程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 周海燕陈生弟
- 关键词:PARKIN帕金森病
- 两点单侧注射前脑内侧束建立PD大鼠模型及其行为学评价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6-羟基多巴胺(6-OHDA)两点单侧注射前脑内侧束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从行为学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生理盐水对照组(n=35)和模型组(n=55)。模型组SD大鼠以6-OHDA立体定向两点单侧注射至前脑内侧束。术后不同时间点(第7、14、21、28天)进行行为学分析(姿势不对称性、前肢始动不能试验);术后第1周开始,每周1次腹腔注射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旋转行为,连续6周,分别计数阳性大鼠例数。结果模型组大鼠姿势不对称性和前肢始动不能试验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行为学不对称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至28 d后趋于稳定。第1、2、3、4周Apo诱发模型组大鼠旋转行为的阳性例数分别为9、12、12、1。结论前脑内侧束单侧注射6-OHDA诱发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与PD患者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Apo诱发的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次数随损毁时间延长而增加,与其行为不对称性随时间延长加重的表现一致。实验为深入研究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潘静赵延欣白丽陈生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动物模型
- deprenyl促进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C激活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杨红旗陈生弟巴茂文张宇红任汝静马建芳陆国强
- 关键词:DEPRENYL蛋白激酶C激活PROTEINDISEASE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异常
- 热休克蛋白减轻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HSP)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热休克诱导HSP的表达以及转染的HDJ-1基因在细胞内的过表达。通过5,5′,6,6′-四氯-1,1′,3,3′-四乙基苯丙咪唑羰花青碘化物(JC-1)和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显微镜观察MPP+对细胞线粒体膜电势和活性氧族(ROS)的影响以及HSP的保护作用。结果热休克后4h即有Hsp70(7.37±1.17)和HDJ-1(2.32±0.37)增加,并至少持续到72h;同样,转染24h后HDJ-1基因在细胞内过表达(1.26±0·06),并至少持续到72h。MPP+能引起线粒体膜电势降低(60.77±3.68),同时细胞内ROS上升(483.18±16.98)。热休克和HDJ-1基因过表达不仅能维持线粒体膜电势(热休克组68.32±3.42,转HDJ-1组66.13±3.31),而且还能抑制ROS的产生(热休克组449.45±18.80,转HDJ-1组470.56±23.53),其中热休克的作用更强。结论HSP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氧化应激来减轻MPP+毒性,从而发挥保护细胞的作用。
- 范国华陈生弟戚辰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质类线粒体氧化性应激
- 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被引量:22
- 2006年
- 谭玉燕陈生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路易小体路易体痴呆PDD
-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与帕金森病被引量:2
- 2006年
- 帕金森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可能是各种病因的共同作用途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作为该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功能酶也被认为与帕金森病发病有关而备受关注。已经发现,UCHL1的基因突变与家族性帕金森病有关,在散发性帕金森病中UCHL1可能通过其S18Y的基因多肽性在人群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谭玉燕陈生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发病机制
- 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评估被引量:1
- 2009年
- 帕金森病(PD)是一组以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和步态失调伴姿势不稳等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除运动障碍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认知障碍、睡眠障碍、感觉异常等一些复杂非运动障碍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D伴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对PD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PD患者睡眠障碍与各种可能因素的关系,并对该症状的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 洪桢潘静王刚白丽郑汭陈生弟
- 关键词:睡眠障碍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患变性疾病神经系统
- GDNF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6年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保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 isease,PD)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越来越多的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显示GDNF是中脑多巴胺(dopam inergic neuron,DA)能神经元的有效存活因子。GDNF受体是由结合在细胞质膜外的糖基化磷酯酰基(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和GDNF功能性孤儿受体酪氨酸激酶Ret蛋白质组成。特异性的GDNF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其胞内部分c-Ret,经由不同的第二信使来传递信号发挥作用。主要可能的机制有顺式作用和反式作用。而探索GDNF促进中脑黑质DA能神经元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GDNF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潘静陈生弟
-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能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