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11-164)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范明隋晓红梁婷马兰茗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刺激
  • 1篇电极
  • 1篇电流
  • 1篇视觉假体
  • 1篇脉络膜
  • 1篇脉络膜上腔
  • 1篇假体

机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马兰茗
  • 1篇梁婷
  • 1篇隋晓红
  • 1篇范明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刺激参数的选择
2014年
目的探讨脉络膜上腔电刺激参数优化的组合方式,指导实际应用中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刺激方案的选择。方法将带有不同尺寸刺激点(50μm、150μm、350μm、500μm)的薄膜电极植入白兔脉络膜上腔,进行跨视网膜电刺激,于动物的视觉皮层硬脑膜外记录电诱发电位(electrical evoked potential,EEP)。实验中采用的刺激脉冲波形为先负后正或先正后负的双相脉冲,脉冲宽度分别为0.25 ms、0.50 ms、0.75 ms和1.00 ms,刺激频率为1 Hz、2 Hz和4 Hz。结果实验中无论采用哪种尺寸的电极进行刺激,整体上诱发EEP所需的阈电流均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刺激频率从1 Hz增加到4 Hz时,阈电流增加的幅度在短脉冲宽度(0.25 ms)刺激时为77%(500μm电极)和170%(150μm电极);在长脉冲宽度(1.0 ms)刺激时,增加的幅度较低,约为38%(500μm电极)和131%(150μm电极)。与此同时先负后正的刺激脉冲所需的阈电流总是低于先正后负的刺激脉冲所需的阈电流。结论由于采用大尺寸的电极伴以长脉冲宽度刺激时,诱发EEP所需的阈电流强度随刺激频率增加的幅度较小,此外先负后正的刺激脉冲所需的阈电流也相对较低,因此这些都将成为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未来应用中优先选择的刺激方案。
梁婷范明马兰茗隋晓红
关键词:电刺激电极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