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A1002)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春丽何锦前段礼乐肖京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农民、就业与法律父爱主义——以《就业促进法》为例
- 2013年
- 在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民就业成为涉及全局的大问题,也是相关立法必须解决的难题。如果立法中的规定强调政府主导而不注重权利保护,就可能导致法律父爱主义的倾向。《就业促进法》浓厚的法律父爱主义色彩埋下了政府裁量权过大、农民就业权受侵蚀等隐患。为此,应彰显农民的就业权利和自由,以理性、确定和比例三原则来规制政府行为,淡化甚至褪去立法的父爱主义色彩,走出价值悖论的迷宫,使该法善始善终,最终实现其促进就业的目的。
- 何锦前
- 关键词:就业促进法农民就业权
- 中国集体协商:从纵向一体化到调和式干预被引量:6
- 2012年
- 集体协商作为解决劳资冲突、达致产业和平的社会发明,在中国各级政府主导下迅速发展,但实质意义的协商并未普遍实现。究其原因,政府干预过度的纵向一体化协商模式难逃其咎。鉴于此,以协商自治为前提,在劳动基准法等多项制度性约束条件下,充分考量成本和效益,是政府干预应有的制度逻辑。政府立场在回归"中立权力"的基础上,应统合劳资利益,采取调和式干预策略。
- 何锦前
- 关键词:集体协商自治
- 产业转移与劳动法的地方实施:政策竞争的视角被引量:1
- 2011年
- 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发展规律、政策效果的可识别性、政策功能的可替换性、法律约束强度、地方政府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产业政策在地方层面被限缩为产业转移政策。在地方政府对资本展开争夺的过程中,劳动法的空间受到挤压,表现为降低劳动者保护标准、弱化制度实施、资本绑架体制、公权功能扭曲等。应当通过提高全日制用工比重、平衡地区之间的财政落差、实现最低限度的产业政策法律化、细化劳动政策考核指标等措施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劳动法的制度竞争力,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权益。
- 段礼乐
- 关键词:产业转移劳动法
- 证券交易中的个人投资者保护——以公共利益理念的回归为核心被引量:6
- 2011年
- 在证券交易中接受金融服务的个人投资者具有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的双重属性。但是由于公共利益理念的缺失,现行民事规则和证券监管法律却无暇顾及个人投资者的金融消费者属性,使得个人投资者保护几成困局。因此,寻求公共利益理念的回归,还原个人投资者的金融消费者地位、赋予其相应的金融消费者权利、并建立专门的个人投资者保护机构就成为个人投资者保护的关键。
- 张春丽
- 关键词:公共利益个人投资者金融中介机构证券交易
-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定位与职能被引量:2
- 2012年
- 在"全民医保"即将建成的格局下,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本应成为积极而强势的医疗服务购买者。但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仍旧是一个"消极的医疗费用支付者",其具体职能离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服务购买者相去甚远。这也导致其无法发挥抑制医疗机构滥用专业优势的功能,并削弱了其所承载的医疗社会化的目标。因而有必要借鉴美国等医疗市场发达国家的"管理式医疗"经验,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定位为医疗服务购买者,对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公益性改革,并实现其职能转型,使其成为一个选拔合格医疗机构、参与医疗行业标准化诊疗流程和病种制度建设、对患者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并监督医疗服务质量的职能部门。
- 张春丽
- 公平分配及其经济法实现机制
- 2010年
- 目次一、引论二、'公平分配'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探析(一)'公平'的概念、种类及其实现的影响因素(二)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三)公平分配——分配制度中的核心要素三、公平分配观学说比较研究四、经济法中的公平分配观(一)法律中的公平分配观(二)经济法中的公平分配观五、经济法中公平分配观的实现机制六、小结一、引论公平分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分配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中央开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不可否认,这一原则极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 肖京
- 关键词:大锅饭公平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