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1072)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陈云贵陶明大吴朝玲张晓燕涂铭旌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贮氢
  • 4篇贮氢合金
  • 4篇合金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LANI
  • 2篇X
  • 1篇电池
  • 1篇电解液
  • 1篇镍氢
  • 1篇镍氢电池
  • 1篇稀土
  • 1篇显微组织
  • 1篇相结构
  • 1篇金相
  • 1篇金相结构
  • 1篇合金相
  • 1篇合金相结构
  • 1篇钒钛
  • 1篇AB5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陈云贵
  • 3篇吴朝玲
  • 3篇陶明大
  • 2篇张晓燕
  • 1篇涂铭旌
  • 1篇羊恒
  • 1篇宋永贵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LaNi_(5-x)Fe_x(x=1~1.8)合金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LaNi5-xFex(x=1.0,1.2,1.4,1.6,1.8)合金中Fe部分代替Ni对LaNi5型电极合金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1.0时,合金由LaNi5和La2Ni7相组成;当x=1.2时,开始出现(Fe,Ni)相;当x=1.6时,还开始出现La2Ni3相。随x增大LaNi5相逐渐减少、La2Ni7和(Fe,Ni)相逐渐增多。随Fe含量的增大,电极合金放电容量减小,扩散系数减小,交换电流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x=1.4时,电极合金的交换电流密度达到最小值。Fe含量对合金电极高倍率放电性能HRD值的影响与对合金电极交换电流密度的影响趋势一致,这表明电极合金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对合金的动力学性能影响更大。
张晓燕陈云贵陶明大吴朝玲宋永贵
关键词:贮氢合金相结构电化学性能FE
LaNi_(4-x)FeCr_x(x=0.2~1.0)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电化学性能
2009年
研究了LaNi4-xFeCrx(x=0.2、0.4、0.6、0.8、1.0)合金中Cr替代Ni对显微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Cr的加入均使合金析出第二相,降低电化学放电容量,提高循环稳定性。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随x增加先增大后缓慢下降。
羊恒陈云贵陶明大吴朝玲
关键词:贮氢合金AB5电化学性能
电解液对LaNi_5低温放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常温下,不同电解液对LaNi5的放电性能无明显影响,而在253K下,与NaOH电解液相比,KOH电解液更有利于LaNi5电极合金低温下的放电。同时,253K时电解液对合金电极HRD值的影响与对合金电极扩散系数及交换电流密度的影响趋势一致,这表明电解液对电极表面的化学反应及H在合金中的扩散都有一定的影响。
张晓燕陈云贵陶明大吴朝玲
关键词:贮氢合金电解液电化学性能
稀土、钒钛贮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介绍了利用四川省稀土钒钛优势资源研究开发稀土、钒钛贮氢合金及镍氢电池的进展情况。成功开发了:1)无钕贮氢合金,所制备出的镍氢电池不仅常温综合性能优良,且可在-30℃下放电,比普通镍氢电池在电动车等用镍氢电池上更有优势;2)低温无钕贮氢合金和性能优良的宽温区(-40℃^+55℃)镍氢电池,对我国国防、寒冷及特殊行业的应用意义重大;3)吸放氢性能优良的V-Ti-Cr-Fe系列合金,采用廉价的80VFe中间合金解决了添加金属V带来的高昂成本的问题,可作为车用燃料电池的氢源载体。研究发现温度和钯对钒的放电性能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合金在温度不超过80℃的加热条件下有可能成为高能量密度的一次或二次镍氢电池负极材料。无钕系列贮氢合金的开发成功对于缓解我国长期存在的稀土资源利用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有重要意义。
涂铭旌陈云贵
关键词:贮氢合金镍氢电池稀土钒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