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F11-264-1-05)
- 作品数:7 被引量:100H指数:4
- 相关作者:董辉蔡九菊李磊冯军胜李明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烧结余热回收竖罐内固定床层的阻力特性被引量:16
- 2014年
- 利用自制的固定床气固流动实验装置,研究气流通过余热回收罐体内料层的阻力特性,得到影响料层阻力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罐体内料层阻力特性的主要因素有颗粒表观流速、床层填充特性参数(颗粒直径及其分布、罐体的直径等)、床层温度等。其中,单位料层高压力损失随颗粒表观流速的增加呈二次方关系增加,随颗粒直径的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临界雷诺数与床层几何因子呈线性关系,并随颗粒直径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增加;颗粒表观流速为1.0~2.5 m/s时,烧结矿单位料层高压力损失为0.33~1.72 kPa。
- 冯军胜董辉李明明蔡九菊
- 关键词:余热固定床填充床
- 烧结余热回收竖罐内料层传热过程数值计算被引量:9
- 2012年
- 罐体料层内气固传热过程是决定罐式回收是否可行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基于稳定传热前提下,计算了罐体料层内气固传热过程,研究竖罐内的传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固比和料层高度是影响料层气固传热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气料比增加,烧结矿和气体出口温度逐渐降低,气体所携带的值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料层高度增加,气料比逐渐下降,气体出口温度逐渐增加,气体携带的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针对国内某典型360m2烧结机,配套单罐体,料层高度6~7m,气料比为1 500~1 650m3/t;配套双罐体,料层高度5~6m,气料比为1 360~1 550m3/t.
- 董辉李磊蔡九菊力杰
- 关键词:余热
- 烧结-冷却系统的漏风问题被引量:48
- 2012年
- 从余热回收与利用角度,在热工测试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烧结和冷却系统漏风的成因,定量研究了漏风对余热回收与利用的影响,并从减小漏风部位内外压差的角度提出了控制漏风的手段。研究表明,冷却系统漏风使得中国大中型烧结机工序能耗增加3%~4%,烧结系统漏风使得工序能耗增加8%~10%;正确设置冷却段鼓风机全压,使得烧结矿层上部和集气罩下部处于微正压,这是降低冷却系统漏风的有效途径之一;降低烧结机引风机的流量与全压是降低烧结系统漏风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 董辉赵勇蔡九菊周节旺马光宇
- 关键词:余热漏风回收能源
- 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利用工艺流程被引量:57
- 2012年
-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方向与途径之一。针对传统冷却机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着系统漏风、回收余热品位和效率偏低等难以克服的弊端,借鉴干熄焦中干熄炉的结构和工艺,提出了烧结余热竖罐式回收利用的结构与工艺,明确了其中的3个关键问题。研究表明,竖罐式回收利用是烧结余热资源高效回收与利用的一条新的途径;不但实现了对烧结矿余热的高效回收,而且,热风即载热介质品质较高,从而有利于后续的余热利用;罐体内料层阻力特性、料层内气固传热以及冷却方式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是竖罐式回收利用是否可行的3个关键问题。
- 董辉李磊刘文军王博索延帅蔡九菊
- 关键词:余热回收利用干熄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