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317)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代玉华刘丽娟公茂庆程鹏王海防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大学山东省济宁卫生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蚊虫
  • 2篇淡色库蚊
  • 2篇嗅觉
  • 2篇嗅觉系统
  • 2篇气味结合蛋白
  • 2篇库蚊
  • 1篇蛋白
  • 1篇嗅觉受体
  • 1篇中华按蚊
  • 1篇生物防治
  • 1篇受体
  • 1篇受体蛋白
  • 1篇苏云金杆菌
  • 1篇突变
  • 1篇驱避
  • 1篇驱避剂
  • 1篇溴氰菊酯
  • 1篇物防
  • 1篇媒介蚊虫
  • 1篇菊酯

机构

  • 6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济南大学
  • 1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山东省济宁卫...

作者

  • 6篇代玉华
  • 5篇程鹏
  • 5篇公茂庆
  • 5篇刘丽娟
  • 4篇王海防
  • 3篇王怀位
  • 2篇张崇星
  • 1篇郭秀霞
  • 1篇李桂玲
  • 1篇赵玉强
  • 1篇黄晓丹
  • 1篇刘宏美
  • 1篇史世俊
  • 1篇寇景轩
  • 1篇魏继波
  • 1篇孟庆东

传媒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蚊虫遗传防制的应用进展
2013年
遗传防制具有特异性强、环境友好、快速高效的特点,在蚊防制中已初步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既往偏见和误解阻碍了其推广与应用。为重新认识和充分利用这一方法,本文综述了遗传防制在蚊虫防制中的应用进展。
王海防代玉华公茂庆
关键词:蚊虫
苏云金杆菌对媒介蚊虫的防治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苏云金杆菌对媒介蚊虫的防治效果以及菌液在室内的持效性。方法选择对媒介蚊虫具有高致病力的血清型苏云金杆菌缓释悬浮剂(B.t.H-14)防治试验区蚊虫,分别利用勺捕法和人帐诱法调查蚊幼虫和成蚊密度,与对照区蚊虫密度比较,研究B.t.H-14的现场防治效果,并在实验室观察苏云金杆菌在不同水体内的持效性。结果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媒介蚊虫,在媒介蚊虫高峰季节,相关密度指数(RPI)<10,说明苏云金杆菌可以控制自然水体内媒介蚊虫的种群数量。试验区蚊虫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幼虫密度<50条/勺,成蚊密度<20只/h,而对照区蚊虫密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幼虫密度>100条/勺,成蚊密度最高可达188只/h。在实验室内,苏云金杆菌持效期可达30 d,其中,在清水中苏云金杆菌的防治效果最好,污染水体苏云金杆菌对蚊幼虫的杀灭率在1周后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降低。结论在自然环境中可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媒介蚊虫,并根据蚊虫密度,施用不同浓度的菌液和确定施药次数。
魏继波李桂玲孟庆东刘丽娟代玉华王怀位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媒介蚊虫生物防治淡色库蚊
蚊虫气味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蚊虫是我国重要的媒介昆虫,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多种疾病。蚊虫的许多行为要依赖嗅觉系统,包括寄主搜寻、产卵以及糖源搜寻等。气味结合蛋白是帮助气味小分子到达受体的载体,也是近年来研究蚊虫嗅觉系统的热点之一。现将蚊虫气味结合蛋白的结构、功能、分子机制以及遗传进化等作一综述。
代玉华史世俊刘丽娟王海防程鹏公茂庆
关键词:蚊虫嗅觉系统气味结合蛋白
蚊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蚊虫是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日本脑炎等疾病的重要媒介,嗅觉系统影响着蚊虫的栖息地选择、繁殖、觅食、吸血、趋避及信息传递等行为。嗅觉受体是嗅觉系统的关键成分之一,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较多。本文简介了蚊虫嗅觉受体蛋白的特征、表达与功能,此外,综述了结构和功能高度保守的Or83 b受体蛋白以及蚊虫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代玉华赵忠懿程鹏刘丽娟公茂庆
关键词:蚊虫嗅觉受体驱避剂
中华按蚊偏嗜血行为的实验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人饵或牛饵诱捕的野外中华按蚊经实验室传代后嗜血行为的变化。方法在山东省单县水稻种植区分别利用人饵和牛饵诱捕大量未吸血的中华按蚊雌蚊,带回实验室分别标记为人饵组和牛饵组,用小白鼠血常规饲养传代;在一大型温室内应用标记-释放-重捕法对两组蚊虫的亲代、子1代、子25代的嗜血性分别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3次检测的重捕率分别为39.02%(1 332/3 414)、37.97%(2 583/6 803)和30.55%(1 523/4 986)。中华按蚊野外种群人饵组和牛饵组亲代仍在人饵帐和牛饵帐被捕获的比例分别为54.07%(339/627)和58.01%(409/705)(χ2=19.42,P﹤0.01);子1代成蚊两组比例分别为51.03%(669/1 311)和55.11%(701/1 272)(χ2=9.75,P﹤0.01);子25代成蚊两组比例分别为51.98%(342/658)和52.37%(453/865)(χ2=2.82,P﹥0.05)。结论中华按蚊偏嗜人血或牛血的行为经实验室传25代后可能发生改变。
王海防王怀位程鹏郭秀霞刘丽娟张崇星公茂庆
关键词:中华按蚊
淡色库蚊kdr等位基因的突变与溴氰菊酯抗药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不同地区淡色库蚊成蚊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及其kdr等位基因的突变与抗药性水平间的关联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使用特异性引物克隆不同地区野生淡色库蚊成蚊kdr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测序。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其突变情况与抗药性的关联情况。结果成功克隆出kdr等位基因,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淡色库蚊钠通道第II结构域S6节段1014位点上存在2种突变,即L1014F:TTA突变为TTT,相应的亮氨酸(L)被苯丙氨酸(F)取代;L1014S:TTA突变为TCA,相应的亮氨酸(L)被丝氨酸(S)取代。以kdr基因L1014F和L1014S等位基因频率x与成蚊接触筒的存活率y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30566x+0.34394(r2=0.811684,P<0.05)和y=2.919579x+1.06308(r2=0.997039,P<0.05)。结论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药性与kdr基因突变呈正相关,具体的抗药性机理亟待进一步研究。
刘宏美程鹏王海防刘丽娟代玉华赵玉强王怀位公茂庆
关键词:淡色库蚊抗药性溴氰菊酯
蚊虫气味结合蛋白和气味受体蛋白研究进展
2014年
蚊虫在生长、发育、捕食、繁殖、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嗅觉系统,多种蛋白参与了这一过程,这些蛋白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BPs)、气味降解酶(ODEs)以及气味受体(ORs)等。现主要总结近年来蚊虫气味结合蛋白和气味受体蛋白两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为蚊虫嗅觉系统研究及开展蚊虫防治工作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黄晓丹代玉华程鹏赵久旭张崇星寇景轩
关键词:嗅觉系统气味结合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