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4062)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范军江晓涛朱介寿吴朋杨宜海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青藏高原
  • 6篇地壳
  • 6篇青藏高原东缘
  • 4篇接收函数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圈
  • 3篇龙门山
  • 2篇地壳结构
  • 2篇断裂带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2篇裂带
  • 2篇龙门山断裂
  • 2篇龙门山断裂带
  • 1篇地震
  • 1篇动力特征
  • 1篇动力作用
  • 1篇岩石圈结构
  • 1篇震后
  • 1篇震前

机构

  • 15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贵阳勘测设计...

作者

  • 14篇朱介寿
  • 8篇江晓涛
  • 5篇范军
  • 4篇杨宜海
  • 4篇王成
  • 3篇吴朋
  • 2篇曹家敏
  • 2篇程先琼
  • 2篇宋文杰
  • 1篇黄晓萍
  • 1篇蒋科植
  • 1篇傅莺

传媒

  • 2篇Earthq...
  • 1篇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四川地区地壳结构被引量:9
2015年
采用接收函数反演和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利用四川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的52个区域固定地震台站和布设的两条52个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站的远震地震波形数据资料,对四川地区地壳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地区的Moho面深度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差异明显,在川西高原地区地壳厚度为52~68 km,在川滇地块地壳厚度为50~60 km,在中地壳内存在不连续的低速层分布;而在四川盆地地壳厚度为38~45 km,地壳内没有低速层存在.Moho面深度从川西高原的60多公里至四川盆地的约40 km,在二者的交界处龙门山断裂带下面,存在厚度约30 km左右宽的下降过渡带,说明其下的Moho面可能受断层影响,结构比较复杂;在高原地区的上地壳界面和下地壳上界面比四川盆地的相应界面深;高原地区在中地壳的上部有不连续的低速层分布,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上地壳下部存在向南东运动的脆性推覆体,在羌塘 理塘地块的上地壳下部存在向南东和南运动的脆性物质流动.
范军朱介寿江晓涛吴朋
关键词:地壳结构接收函数
Relocation of the 2008 Panzhihua M_S6.1 Earthquake Sequence
2015年
The Panzhihua Ms6. 1 earthquake sequence on August 30, 2008 was relocated using the Hypo2000 + HypoDD algorithm with the seismic phase data from the Sichuan and Yunnan regional digital seismic network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picenter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near NS direction, the length of aftershock concentration zone is about 30kin, and the main shock is about 14km in depth. The depth of the sequence is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0 -4km and 5 -20km, and the layer of 4 -5kin depth is an apparent earthquake absence layer. The cross-section along the fracture's long axis shows there is an irregular seismic gap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aftershock region, which is the rupture region of 3 the M6 3/4earthquake in 1955, and this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south of the gap. We believe that the Panzhihua Ms6. 1 earthquake sequence on August 30, 2008 was a result of rupture of the residual asperity caused by the stress adjustment of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The other two profile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 axis show that the focal depth in the north segment is larger and the fault plane dips NW,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p of the Hongge fault.
Fu YingLong Feng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被引量:1
2015年
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的研究是认识该区域地壳上地幔的构造形变及高原内部物质向东运移的重要手段。通过搜集四川区域数字地震台站和野外临时地震台站记录的观测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研究。研究结果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厚度比四川盆地的魂壳厚度大10~20km在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莫霍面处存在大幅度的垂向错断和变形。从青藏高原东缘到四川盆地,岩石圈与软流圈分界面(LAB)显示出深度逐步增加、410km间断面深度则有变浅的趋势。在地壳的下界面和LAB界面间以及LAB界面与410km间断面间也存在多条不连续的分层。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的LAB界面的下方都有明显的低速层分布,但它们之间存在差别,四川盆地的LAB界面的下方低速层分布较为完整,而青藏高原东缘LAB界面下方的低速层分布中可见离散的高速块体分布。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深部结构的明显差异,体现了该地区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复杂性。
范军朱介寿江晓涛吴朋杨宜海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接收函数岩石圈软流圈
青藏高原的地壳流
<正>青藏高原是新生代形成的全球最大规模的碰撞热造山带。高原隆升时代起始于古新世50Ma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汇聚,其隆升及地壳加厚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从古新世50Ma到中新世中期15Ma,主要是引起地壳缩短及加...
朱介寿杨宜海范军程先琼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岩石圈结构研究
<正>青藏高原是新生代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巨大变形区域,其主体较为平坦,而高原边缘与周边盆地之间构成了强烈的地形陡变带。龙门山断裂带构成了青藏高原东缘与华南地块的边界,自青藏高原东缘向东跨龙门山进入四川盆...
杨宜海朱介寿范军王成蒋科植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结构及其性质
<正>利用过去5年在研究区域部署的50个流动观测台站及10个固定台站(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四川地震台网)数据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反演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进行研究。我们采用反射率法[1]计算接收函数理...
江晓涛朱介寿程先琼
文献传递
接收函数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S波速度结构反演
<正>接收函数是从地震记录三分量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包含了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速度间断面所产生的一次转换波Ps以及多次反射波PpPs、PsPs、PpSs。P波速度及速度界面的差异会影响接收函数Ps转换震相的振幅,同时P波及...
江晓涛朱介寿程先琼王成
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后震源的重新定位
<正>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为研究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地下构造及动力学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常规地震定位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将大量的有用信息模糊歪曲掉。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地壳厚度和速度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过...
黄玉婷朱介寿曹家敏
文献传递
接收函数法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岩石圈结构
<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大陆碰撞和俯冲最为明显的区域,也是我国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的地区,其东缘与四川盆地(扬子克拉通)西缘相接。龙门山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为了研究跨龙门山断裂带及两侧的深部结构差异,我们部署...
王成朱介寿宋文杰江晓涛
文献传递
接收函数方法对龙门山构造带及邻区深部结构研究
<正>龙门山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板块镶接地带,从天全至广元呈北东向分布,全长约500km,其地形特殊,两侧的地块性质与结构差异很大,本文利用跨龙门山构造带的两条宽频带被动源地震剖面,对龙门山构造带及邻区的深部结构...
江晓涛朱介寿宋文杰王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