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8B07)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相关作者:薛英文杨开梅健陈丽慧熊治廷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聚合氯化铝
  • 2篇混凝
  • 2篇混凝沉淀
  • 2篇混凝沉淀法
  • 2篇含氟水
  • 1篇毒理效应
  • 1篇毒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物修复
  • 1篇生态毒理
  • 1篇生态毒理效应
  • 1篇水体
  • 1篇农村饮水
  • 1篇含氟
  • 1篇
  • 1篇除氟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篇杨开
  • 2篇薛英文
  • 1篇熊治廷
  • 1篇梅健
  • 1篇陈丽慧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水体氟污染的植物修复与毒性被引量:10
2011年
综述了国内外对水体中氟的存在形态、植物对水体氟污染的去除效果、水体氟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影响水体氟植物修复的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宜进一步加强研究方向。天然水中氟的存在形态主要以F-、未离解的HF以及与铝、铁和硼形成络合物存在;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对水体氟吸收、蓄积能力有明显的区别;水体氟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对植物的形态和生长、光合作用和代谢方面的影响;影响水体氟植物修复的因素有植物本身和水体环境两方面;植物吸收、蓄积水体氟的具体生物化学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
陈丽慧熊治廷
关键词:植物修复生态毒理效应
混凝沉淀法除氟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被引量:27
2010年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去除高氟水中的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在除氟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采用PAC作为高效混凝剂,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在原水含氟量为10mg/L时,混凝剂投加量、pH值、水温、原水硬度、浊度及水中共存的几种干扰离子对混凝沉淀除氟工艺的影响情况,得出了PAC的最佳投药量、除氟的最适宜pH值范围等,并对其他几种影响因素得出了定性的结论.
薛英文杨开梅健
关键词:混凝沉淀法含氟水聚合氯化铝除氟影响因素
我国农村含氟饮用水现状与处理技术建议被引量:15
2010年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存在饮用含氟水超标的情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对含氟水的处理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根据分析比较的结果,结合我国目前农村的特殊情况,建议在我国饮用高氟水的农村地区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氟水,并推荐有较好除氟效果的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
薛英文杨开靳文浩
关键词:农村饮水含氟水混凝沉淀法聚合氯化铝
共1页<1>
聚类工具0